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63915
大小:44.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7-11-12
《2012届高考数学备考复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届高考数学备考复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案专题四:立体几何第二讲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最新考纲透析】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2.了解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3.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4.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核心要点突破】要点考向1:线线、线面的位置关系考情聚焦:1.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内容,几乎年年都考。2.题目基本上以柱体、锥体为背景,
2、重点考查异面直线及线面关系。3.三种题型均可出现,属较容易或中档题。考向链接:1.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特别注意线线平行与垂直、线在平行与垂直、面面平行与垂直间的相互转化。2.证明线线平行的常用方法:(1)利用定义,证两线共面且无公共点;(2)利用公理4,证两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3)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证线线平行转化为证线面平行。3.证明线面平行常用方法:(1)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把证线面平行转化为证线线平行;(2)利用性质4.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有:(1)定义;(2)判定定理;例1:(2010•
3、天津高考科•T19)如图,在五面体ABDEF中,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FA⊥平面ABD,B∥AD,D=1,AD=,∠BAD=∠DA=4°(Ⅰ)求异面直线E与AF所成角的余弦值;(Ⅱ)证明D⊥平面ABF;(Ⅲ)求二面角B-EF-A的正切值。【命题立意】本小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垂直、二面角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思路点拨】(1)∠ED即为异面直线E与AF所成角;(2)证明D垂直于两条相交直线AB、FA;(3)做辅助线构造二面角的平面角。【规范解答】(I)
4、解:因为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所以FA//ED故为异面直线E与AF所成的角因为FA平面ABD,所以FAD故EDD在Rt△DE中,D=1,ED=,E==3,故s==所以异面直线E和A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Ⅱ)证明:过点B作BG//D,交AD于点G,则由,可得BGAB,从而DAB,又DFA,FAAB=A,所以D平面ABF(Ⅲ)解:由(Ⅱ)及已知,可得AG=,即G为AD的中点取EF的中点N,连接GN,则GNEF,因为B//AD,所以B//EF过点N作NEF,交B于,则为二面角B-EF-A的平面角。连接G,可得AD平面G
5、N,故ADG从而BG由已知,可得G平面AB由NG//FA,FAG,得NGG在Rt△NG中,tan,所以二面角B-EF-A的正切值为要点考向2:面面位置关系考情聚焦:1.在高考中,本部分内容几乎年年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题目基本上以棱柱、棱锥为背景,考查面面平行或垂直。3.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均可出现,题目难度为低档或中档。考向链接:1.证明面面平行,依据判定定理,只要找到一个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即可。从而将面面平行转化为线面平行,再转化为线线平行。2.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证
6、明一个面过另一个面的垂线,将证明面面垂直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一般先从现有直线中寻找,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借助中点、高线或添加辅助线解决。例2:(2010•辽宁高考科•T19)如图,棱柱AB—A1B11的侧面B1B1是菱形,B1⊥A1B(Ⅰ)证明:平面AB1⊥平面A1B1;(Ⅱ)设D是A11上的点,且A1B∥平面B1D,求A1D:D1的值【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线面与面面垂直、以及几何体的计算问题,考查了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思路点拨】(I)先证明
7、B1⊥平面A1B1再证明平面AB1⊥平面A1B1;(II)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得到DE//A1B,判断出D点是中点,从而可解【规范解答】(I)(II)【方法技巧】1、证明面面垂直,一般通过证明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为此分析题设,观察图形找到是哪条直线和哪个平面垂直。2、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就是要证明这条直线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点在解题时一定要体现出,如本题中强调了A1B∩B1=B要点考向3:与折叠有关的问题考情聚焦:1.空间图形的折叠问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的亮点,它通常与其他知识相结合,能够较
8、好地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图形变换能力及识图能力。2.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均可出现,尤其解答题为多,属中档题。例3:(2010•浙江高考科•T2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D中,AB=2B,∠AB=120°。E为线段AB的中点,将△ADE沿直线DE翻折成△A’DE,使平面A’DE⊥平面BD,F为线段A’的中点。(Ⅰ)求证:BF∥平面A’DE;(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