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617931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4
《河北农业大学 马原各章节练习题 第二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一、单选题1.以下论断属于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是( )A有用就是真理B真理是有用的C真理是客观的D真理是绝对的和相对的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D真理与谬误的对立3.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创造客体D主体规定客体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它是( )A人的自觉活动B多数人参与的活动C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D社会性的活动5.把真理归结为多数人公认的观点是( )A辩证的B唯心主义的C唯物主
2、义的D多元论的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社会历史性的观点C机械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7.认识的客体是( )A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人的主观自由创造物C整个客观世界D现代科学知识尚未达到的领域8.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A客观物质性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直接现实性9.真理和谬误相互贯通的含义是( )A真理中包含谬误B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二者没有确定界线D二者有确定界线10.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级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一元性C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相
3、对性1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B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C真理的两个不同阶段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12.认识的最终目的是( )A发现真理B改造世界C揭示客观规律D创立科学理论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逻辑证明是检验真理的标准B价值不具有主体性C价值不具有客观性D逻辑证明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4.承认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 )A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B认识论中的辩证法C认识论中的经验论D认识论中的唯理论15.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它( )A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B是不可靠的C没有客观依据D是感官自生的16.人类认识发
4、展的根本动力是( )A求知愿望B社会实践C科学兴趣D好奇心理17.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D从否定阶段到否定之否定阶段18.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首要的基本关系是( )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D审美关系19.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应是( )A循环的B绝对的C具体的D无条件的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B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根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矛盾C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创新的统一D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摹写和创造的
5、统一2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2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23.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24.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B
6、.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25.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6.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 )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B.夸大意识的能动性C.否认物质的决定性 D.夸大物质的决定性2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28.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 )A.真理变成现实B
7、.谬误转化为真理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D.人的认识器官无限延长29.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A.永恒性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二、多选题1.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在( )A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B实践推动认识向前发展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2.柏拉图认为,认识是人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这是( )A唯物论B唯心论C先验论D反映论3.感性认识的形式是( )A感觉B知觉C概念D判断4.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直接性B间接性C形象性D抽象性5.认识的辩证运动表现为( )A认识发展的阶段性B认识发展的反复性C认识发展的无限性D
8、认识发展的循环性6.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