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591589
大小:3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4
《肖培东:语文,从最初的“一”字出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肖培东:语文,从最初的“一”字出发【点击进入名师肖培东专栏,阅读更多内容!】很久没有读唐山陈晓东老师的文章,今天突然发现他微信名字改成了“一字立骨陈晓东”,很是纳闷,啥意思呢,上溯一看,原来他最近迷上了“一字立骨”迷踪拳了。一字立骨备《故乡》(第三稿),这“第三稿”三字很让我感叹其学习用心。人,就是这样反复锤炼出来的。没有来来回回地反思,怎么会有柳暗花明的遇见?没有折折叠叠的修改,怎么会有拨云见日的惊喜?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虽然言谈极少,但勤学钻研,
2、还是让我对他印象颇深。 我粗粗看了一遍他的《故乡》教学设计,感觉有二:一,有想法;二,能立否。 说“有想法”,是因为能就小说教学长文短教去思考教学设计,能在近六千字中找到“横”字做教学支架,试图把诸多教学元素整合成一个有机体,把纷繁复杂的内容归拢到焦点上,从而达成简洁、明晰又有深度的教学。萧瑟之景——心灵之墙——脚下之路,从故乡的荒凉、人心的隔离、作者的决心等三方面鉴赏文本,很努力地去营造一个简而有味的教学场,这体现了陈老师的钻研和探索精神。语文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探求,这种渐钻渐深的思考
3、,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极有帮助,即便是稚嫩的、不成熟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都会给以后的蜕变奠定基础。创造性思维最有助于人的进步,这种进步甚至会是飞跃性的。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更具个性更新颖更独到的方法、视角去思考语文教学问题。陈老师对《故乡》的教学能立足一个“横”字而抽丝剥茧,逐渐深入,至少证明了他是个有想法的语文老师。有想法,太重要了!很多老师不能进步,问题就在于他只在学习或者复制,却永无想法。课堂教学应当体现教学个性。教学个性体现着教师的独立思考精神,体现着教师的学养。 问
4、“有立否”,是基于他的教学实录(也许是预设中的实录)做出的疑问。尽管,没有现场看到他的《故乡》教学,但从设计和推进中,我觉得这样一堂课还是很难“立”的。首先,这个“横”字真能一字立骨吗?运用“一字立骨”方式构思教学设计关键在于“骨”字的确立,“骨”字的确立必须做到:整体感知内容,理清行文线索,挖掘文本细节,体悟作者情感。陈老师在《我赠你一个名字——“一字立骨法”,好么?》文中也解释得很清楚:“古人在运用这种方法创作时,就是由一个字生发、延展开去,借助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层层剖析,最后又
5、由这一字回归、拢合而来,从而发挥了一字之帅,总揽全局的艺术作用。各个部分也因这一字的制约与驾驭,而能更好的表现作品的思想,使立意显得更为明确、凝练而深刻,从而使文章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陈老师找出“横”字来支撑全篇教学,心思颇为精巧。但这几个“横”的整合是否有勉强感?“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个“横”有一种“横七竖八,杂乱无章”之感,加上天气的阴晦,北风的呼啸,荒村的萧索,这一“横”确实悲凉,也为全文奠定了深沉、抑郁的感情。这“横”属于小说文本。“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厚的屏障”
6、,鲁迅用的是“隔”,陈老师写成了“横着一道心灵之墙”,这“横”实属转化。而最后的“横”,也就是回归、拢合的字是自己思考出来的“横下一条心,走出一条路”的“横”,不是文中自然呈现的。且这个“横”的意思和前两个已经不同,此“横”非彼“横”。三“横”,属于小说文本的只有一“横”,后两者或转化,或凑合,一字立骨多少还是勉强。 而且,用“横下一条心,走出一条路”来诠释《故乡》中的“我”的思想情感和小说主旨,是否严谨?“横下一条心,走出一条路”,这样的表达,更像红军,像抗日英雄,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逆境再生
7、者。毕飞宇评论说:“鲁迅的《故乡》恰恰是一篇没有乡愁、没有闲情逸致的《故乡》,鲁迅不喜欢那些小调调,鲁迅可没有那样的闲心。鲁迅的情怀是巨大的。”又说:“读《呐喊》,我们不仅感受不到那种炙热而又摇晃的体温,相反,我们感到了冷。的确,冷是鲁迅先生的一个关键词。”小说的结尾,虽然给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景色,但我们是否就能说鲁迅是在“横下一条心,走出一条路”?“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王富仁先生在《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
8、一文中说:“谁也不能断定一种理想能不能最终得到实现,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去追求,有人去追求,有更多的人去追求,就有希望;没有人去追求,或者只有极少的人去追求,就没有希望或没有更大的希望。作者没有给我们作出美好未来的许诺。所有关于未来的许诺都是虚幻不实的。他让我们去追求,去追求美好的未来,去创造美好的未来。”钱理群先生认为鲁迅的《故乡》是心灵的诗,他在点评小说结尾所说的“走路”时认为:“这是在一个日益接近,而又永远达不到的理想目标激励下的不断的前进运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