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538901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3
《四季度老债基掀起持续营销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四季度老债基掀起持续营销潮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进入第四季度以来,债券基金的投资越来越被投资者关注,基金公司也在以银行为主的销售渠道开展老债基持续营销。天相统计显示,今年10月以来已经进行分红或已经发布分红公告的老债券基金(每月分红的超短
2、债基金除外)达到了6只,比整个第三季度分红的次数还要多。 据悉,本轮债券基金的持续营销具有明显的业绩驱动特征,在债券基金收益率节节攀升的情况下,基金公司和代销渠道顺势开展持续营销。-----------------------------------------------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4~-------------------------------------------------------精选财经经济类资
3、料---------------------------------------------- 本报统计显示,在今年9月和10月两个月中,有接近一半的老债券基金收益率超过4%,其中,中信双利和交银赠利AB阶段收益率分别达到9.15%和7.06%,这样的收益率对投资者非常具有吸引力。 深圳某基金公司营销人员表示,投资业绩和赚钱效应永远都是销售基金的最好工具,目前银行代销渠道和银行客户逐渐只认可债券基金的营销活动,并且基金公司也预计债券基金持续营销也能收到较好效果。 今年10月,华夏债券、中信双利、银河收益和泰信债券四只债券基
4、金先后分红,分红比例分别为每10份0.2元、0.21元、0.8元和0.3元。10月底工银强债和国投增利也相继发布分红公告,分别在11月4日和5日进行每10份分红0.8元和0.3元。另据记者了解,还有多家近两个月收益率较高的债券基金也计划开展分红持续营销。-----------------------------------------------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4~---------------------------
5、----------------------------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其实,近期的老债基持续营销潮不仅包含了分红营销,即使是那些没有进行分红的老债券基金,也在大力开展债券基金持续营销。持续销售手段主要有联合银行强力推荐债券基金,利用短信网络开展债券基金持续营销等等方式。 业内人士分析,老债券基金的密集持续营销迎合了投资者对中低风险基金产品的强烈需求,但新进入的债券基金投资者同时应该对债券基金收益特征有正确认识,不能过于乐观地估计
6、债券基金收益率。 债券基金10月以来分红一览表 基金名称基金公司权益登记日每10份分红 国投增利国投瑞银基金2008-11-50.3元-----------------------------------------------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4~-------------------------------------------------------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7、-------------------------- 工银强债工银瑞信基金2008-11-40.8元 泰信债券泰信基金2008-10-220.3元 银河收益银河基金2008-10-90.8元 中信双利中信基金2008-10-70.21元 华夏债券华夏基金2008-10-60.2元 (每月分红的超短债基金除外)制表:杨磊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最新财经经济资
8、料----------------感谢阅读-----------------------------------~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