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碳岗位操作技术规程

脱碳岗位操作技术规程

ID:15536213

大小:298.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8-03

脱碳岗位操作技术规程_第1页
脱碳岗位操作技术规程_第2页
脱碳岗位操作技术规程_第3页
脱碳岗位操作技术规程_第4页
脱碳岗位操作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脱碳岗位操作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脱碳岗位操作技术规程第一节岗位任务采用变压吸附法,将变脱系统送来的变脱气经粗脱系统脱除气体中绝大部份的二氧化化碳,再经精脱系统进一步将气体中CO2含量脱至0.2%(V)以下,送至精脱硫工序。第二节岗位工作联系一、对内联系1、加减量与变换、变脱岗位联系。2、气体成份与分析岗位联系。3、遇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值班长。二、对外联系1、开停车及时与调度取得联系。2、加减量及时通知调度、合成压缩机岗位。3、遇异常情况,及时通知调度联系处理。第三节装置概述本装置由两个系统组成,即粗脱系统和净化系统。粗脱系统采用三十二个吸附

2、塔、五个塔同时吸附、二十三次均压吹扫工艺;净化系统采用十四个吸附塔、五个塔同时吸附、四次均压吹扫工艺。其示意图如下。-30-逆放气、吹扫气逆放放空气变换气粗脱系统净化气净化系统吹扫放空气顺放放空气工艺方块示意图来自变换工段的变换气温度≤40℃,压力~1.95MPa,二氧化碳含量约28%。设置粗脱系统的目的就是将变换气中的绝大部分二氧化碳脱除。粗脱系统包括焦炭过滤器(V0101A/B)、气水分离器(V0102)、吸附塔(T0101A-AF)等设备;粗脱系统解吸出的含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气体由放空管排放至大气。出

3、粗脱系统的中间气进入净化系统,净化系统将中间气中CO2净化到0.2%以内,以保证合成氨生产需要,它包括吸附塔(T0201A~N)、顺放气缓冲罐(V0201~V0204)、逆放气缓冲罐(V0205)、吹扫气缓冲罐(V0206)等设备。第四节工艺流程一、粗脱系统压力为1.95Mpa,温度小于40℃的变脱气由变脱系统送入粗脱系统,先经焦炭过滤器脱除原料气中的变脱夹带液,再经气水分离器除去游离水后进入吸附塔组中处于吸附步骤的五个塔,由下而上通过床层,出塔中间气进入净化系统。当被吸附杂质的浓度前沿接近床层出口时,关闭

4、吸附塔的原料气阀和中间气阀,使其停止吸附,通过二十三次均压步骤回收床层死空间的氢氮产品气。然后逆着吸附方向降压,易吸附组分被排放出来,吸附剂得到初步再生。再用吹扫气进一步解吸吸附剂上残留的吸附杂质,吸附剂得到完全再生。吹扫结束后,利用净化系统混合气、粗脱系统均压气和出口中间气对床层逆向升压至接近吸附压力,吸附床便开始进入下一个吸附循环过程。逆放气及吹扫解吸气由放空管排放至大气。-30-二、净化系统从粗脱系统来的中间气,进入净化吸附塔组中处于吸附步骤的五个塔,由下而上通过床层,出塔净化气送入精脱硫系统。当被吸

5、附杂质的浓度前沿接近床层出口时,关闭吸附塔的原料气阀和产品气阀,使其停止吸附,通过四次均降过程回收塔死空间内的有效气体。四均降结束后,依次打开程控阀KV212、KV213A/B、KV214A/B、KV215A/B,从吸附塔上端将气体排入缓冲罐V0201、V0202、V0203、V0204作为吹扫气进一步加以回收。顺放结束后,塔内剩余气体再打开程控阀KV209、KV219A/B,从吸附塔下端(即原料气进口端)方向卸压,排入逆放气缓冲罐作为粗脱系统的吹扫气,这一过程的目的是将吸附的杂质解吸出来,使吸附剂由于降压

6、而得到再生。此过程要求吸附床降到最低压力。然后再利用顺放气缓冲罐中的气体由吸附塔的顶部至底部对床层进行吹扫,以使吸附剂得到较完全的再生。吹扫解吸气由塔底部排出并送入到吹扫气缓冲罐,也作为粗脱系统的吹扫气气源。吹扫结束后,利用净化系统均压气和净化气对床层逆向升压至接近吸附压力,吸附床便开始进入下一个吸附循环过程。第五节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一、工作原理本装置采用变压吸附工艺脱除变脱气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变压吸附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吸附质在不同分压下有不同的吸附容量,并且在一定压力下对被分离的气体混合物的各组分

7、又有选择吸附的特性,加压吸附除去原料气中杂质组分,减压脱附这些杂质而使吸附剂获得再生。因此,采用多个吸附床,循环地变动所组合的各吸附床压力,就可以达到连续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目的。变压吸附(PSA)法脱除变脱气中二氧化碳,即根据上述原理,利用所选择的吸附剂在一定的吸附操作压力下,选择吸附变脱气中的气态水、有机硫和无机硫及二氧化碳。当吸附床饱和时,通过二十三次均压,充分回收床层死空间中的氢氮气。整个操作过程在入塔原料气温度下进行。-30-二、粗脱系统工作过程粗脱系统采用三十二个吸附塔五塔同时吸附二十三次均压流程,

8、其工作步骤如下(以A塔为例):每个吸附塔在一次循环中需经历:吸附(A)、一均降(E1D)、二均降(E2D)、三均降(E3D)、四均降(E4D)、五均降(E5D)、六均降(E6D)、七均降(E7D)、八均降(E8D)、九均降(E9D)、十均降(E10D)、十一均降(E11D)、十二均降(E12D)、十三均降(E13D)、十四均降(E14D)、十五均降(E15D)、十六均降(E16D)、十七均降(E17D)、十八均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