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530601
大小:7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3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校风:诚实严谨合作奋进高二语文导学案6活生生的“这一个”《把栏杆拍遍》导学案姓名:班级【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成为爱国词人的历程,感受他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感。2.体会联想在再现历史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学习运用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重点、难点】 1.课前预习学案感受词人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感。2.辛弃疾成为爱国词人的历程。【文学常识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
2、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预习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 蹂躏()肘腋()()押解()浑身解数()磅礴()悲怆()汗涔涔()驰骋()炽热()整饬()浅尝辄止()振聋发聩()遒劲()()2.名句填空(1)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日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3.词义辨析爆发暴发暴发:(1).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2).突然发作:山洪~。爆发:(1).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2).(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辛亥革命~了。4校风:诚实严谨合作奋进高二语文导学案6活生生的“这一个”课内探究学案【合作探究】1、文章的第一段有何作用?(注意角度与步骤)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
4、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这是文章要告诉读者的主要问题。抓住这个问题,就抓住了理解文章的关键。2、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
5、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3、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作者是如何结合人物的命运作精当的点评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辛弃疾的遭遇持怎样的态度?引《破阵子》时作者说“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引《水龙吟》时作者说“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引《菩萨蛮》时作者解说道“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引《永遇乐》时作者提醒读者辛弃疾在“自嘲自己的姓名”;引《摸鱼儿》时作者感慨道“今天我们读时,
6、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引《水调歌头》时又告诉我们辛弃疾在“咀嚼自己的寂寞”;引两首《丑奴儿》时看似在谈词的风格,仍然揭示了辛词“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的特点。寥寥数言,一语中的。明确:同情和惋惜4、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何作用?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有作品内容的比较,有人物遭际的比较,有作品风格的比较。这些比较的对象,看似大同,实有小异。这些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如:第一处运用对比是在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
7、》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与之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像、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第二处对比是将他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第三
8、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豪放与苏东坡的豪放作比较。苏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学史上是将“苏辛”连称的,但梁衡却在同中见出异来,他认为:“4校风:诚实严谨合作奋进高二语文导学案6活生生的“这一个”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因为“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