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521568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3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 一、节能是基本国策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资源问题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筑节能和计划生育等问题一样,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要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尤其重点强调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要求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65%的设计标准。温家宝总理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二、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 近几年全国建筑业得到迅
2、猛发展:1,每年竣工的房屋面积20亿平方米(其中公建建筑面积4亿平方米)。2,我国目前既有建筑面积达420亿平方米(其中城市面积140亿平方米)。3,人口不断增加,我国每年新增人口900万人,人均新增房屋面积1.3-1.5平方米。4,农村城市化发展较快,平均每年有1500万以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5,我国新建建筑规模已超过欧美各发达国家之和,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6,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使用寿命特别长,少则几十年,多则百年以上。如果建成的新建筑是高能耗建筑, 长期消耗下去,国家能源将很难支撑,节能迫在眉睫。三、建筑能耗现状1,建筑能耗的构成:维持建筑物正常功能所消耗的能量。通常包括
3、: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炊事、热水 供应、家电及电梯等。主要为供暖和空调。2,建筑分类: a.居住建筑、:住宅、公寓、幼儿园、单身宿舍等。 b.公共建筑:商业、办公、金融、学校等。 以上统称民用建筑。目前国家推行的建筑节能标准,主要就是指民用建筑。3,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 a.建筑能耗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气候条件、生活质量以及建筑技术水准。 b.能源统计分类: ①.工业(或叫产业,包括农业) ②.交通(航空、轨道交通、水运、私人汽车等) ③.商用(办公楼、旅馆、商场、医院、学校) ④.住宅 商用和住宅合并,通称建筑。从这种意义上讲,我国总能
4、源可分为三类:产业、交通和建筑。 c.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约30%。(其中供暖占40-50%) d.公共建筑的能耗是普通建筑能耗的5-10倍。 e.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用能的比例是3.5:1。4,能源规划:2005年6月,我国成立了能源领导小组,由温家宝总理亲自兼任组长,相信今后,我国节能事业 能够协调全面发展。四、建筑节能的目标及节能标准:1,节能目标: 居住建筑:以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建造的建筑为“基准建筑”,在这个基础上,第一步实现节能50%的目标,详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86,1986年8月1日起执行,第二步实现节能65%的目标,详见《民用建筑节能
5、设计标准》JGJ26-95,1996年7月1日起执行。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率先执行。以上为寒冷、严寒地区居住建筑标准。 公共建筑:实行节能50%目标,详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005年7月1日起执行。2,节能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根据我国的气候条件及地理位置分为三个地区:由北向南,分为寒冷及严寒地区、夏热冬冷地区以及夏热冬暖地区,各自有不同的节能标准。除上寒冷、严寒地区的节能标准外,尚有: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2001年10月1日起执行。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DJ75-2003,
6、2003年10月1日起执行。 以上均执行50%节能标准。 北京地区居住建筑采暖热供负荷为52W/m2(第一步50%) 采暖热供负荷为32W/m2(第二部65%)3,建筑节能应是多专业共同执行节能标准的结果。大致比例是暖通20%、建筑20%、照明10%,建筑照明另有自 己的设计标准。五、建筑节能的方法及措施:1,建筑热工设计:几个专业术语: a.建筑体型系数n:建筑物外表面积/建筑物体积(地面积不算)体型系数根据建筑物性质及层数不同而有 不同要求。一般: 居住建筑n≤0.3 公共建筑n≤0.4 b.窗墙比:居住建筑小于0.3-0.5 公共建筑小于0
7、.7 c.外窗的气密性:《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2002不应低于4级水平。中空Low-E玻璃。 d.屋顶透明体的面积(公共建筑)甲类<总屋顶面积30% 乙类<总屋顶面积20% e.遮阳系数≤0.5 f.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控制(k值) 屋顶 外墙 外窗 居住建筑 0.6 0.6 2.8 公共建筑甲类 0.5~0.6 0.8 2.0~3.5 公共建筑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