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限速标志的设置位置研究

公路限速标志的设置位置研究

ID:15520823

大小:19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3

公路限速标志的设置位置研究_第1页
公路限速标志的设置位置研究_第2页
公路限速标志的设置位置研究_第3页
公路限速标志的设置位置研究_第4页
公路限速标志的设置位置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限速标志的设置位置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大作业公路设计阶段的安全评价方法与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学院:汽车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姓名:李政学号:2009122037完成时间:2010-6-27二〇一〇年六月摘要中国公路交通事故在总体事故中所占据的比重较高,而且单位里程的死亡率超过西方发达国家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因此在公路设计阶段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公路设计的安全性,将安全隐患尽可能消除在设计阶段,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是一种在交通事故发生前或在公路设施规划、研究、设计阶段就发现公路设施存在着影响交通安全的潜在因素并加以纠正的实用技术。公路安全评价分为宏观

2、评价和微观评价。宏观评价一般是国家、区域层面上分析交通安全与人口、机动化水平、路网、经济等因素的关系,依此制定宏观的技术和政策方面的交通安全改进对策。一.国内外公路安全现状1.1中外道路交通事故发展趋势交通事故是伴随着机动化而产生的“负产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交通事故伤害在全球十大主要疾病或伤害中的严重程度的排序,将从1990年的第9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2位。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近年均在10万人左右,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图1显示了近23年间中国交通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的发展趋势。图11980~2003年中国交通事故数与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变化趋势图从图1中可以看到中

3、国不论交通事故次数,还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交通事故总数从1980年的11.7万,上升到2003年的66.8万,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从1980年的不到2.2万人,上升到2003年的10.4万人。而世界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加大了治理交通事故的力度,在机动化水平继续提高的同时,普遍实现了交通事故总数稳中有降的趋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包括所有工业化国家,除希腊外,其他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单位人口交通事故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对比国内外情况,在发达国家交通安全形势得到逆转的同时,我国的交通事故记录却还在继续上升。1.2国内外公路交通事故规

4、律为了进一步研究公路交通事故的规律,本文选择德国、美国、日本作为对比,将它们的公路交通事故状况与中国做一个对比。在交通事故指标统计中,由于中国没有以交通运营的周转量(车公里为单位)为基数的统计数据,因此,采用单位公路里程死亡人数作为相对指标,以及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比例进行对比分析,其数据如表1所示。表1中德美日公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及占总数比例从表1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的公路交通事故率依然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就2000年到2003年间每千公里公路死亡人数的平均值而言,中国是德国的6倍,是美国和日本的12倍。从另一个角度,即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国道路交

5、通事故死亡总数的百分比上分析,中国与德国相近,均为75%左右,美国不到64%,日本将近50%。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中国公路交通事故不但在总体事故中所占据的比重较高,而且单位里程的死亡率超过西方发达国家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因此在公路设计阶段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二.公路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安全评价起源于保险业。各公认的安全评价的定义为: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达到系统安全的目的。安全评价应贯穿于工程、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退役整个生命周

6、期的各个阶段。从此定义可以看出: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存在的危险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在此基础上应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贯穿于各个阶段。从其起源及各行业的应用来看,安全评价重大的意义在于建成之前找出安全隐患并予以改进,避免建成后发生安全事故。2.1方法和媒介公路安全评价分为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宏观评价一般是国家、区域层面上分析交通安全与人口、机动化水平、路网、经济等因素的关系,依此制定宏观的技术和政策方面的交通安全改进对策。微观评价一般是在路或区域路网层面上分析交通安全与道路特征、交通特征等因素的关系,依此制定道路基础设施改进、交通安全管理改进等安全对策。本文主要阐述微观评价的相关

7、内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是人车路系统不协调产生的,根据我国事故资料[1],2005年发生的450254起道路交通事故中,人(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乘车人)的原因占94154%,车辆的原因占1184%,路的原因0106%。考虑到事故责任判定、事故发生后有些事故原因难以判别等因素,路的原因应大于这个比例。根据国外的研究成果,路的因素大约占20%左右。根据安全评价的原理,应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出发,从人车路系统出发进行公路安全性评价。微观安全评价方法一般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