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企生产培训资料

茶企生产培训资料

ID:15508072

大小:12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3

茶企生产培训资料_第1页
茶企生产培训资料_第2页
茶企生产培训资料_第3页
茶企生产培训资料_第4页
茶企生产培训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企生产培训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茶树病虫害防治我国茶区分布广泛,茶树病虫害以虫害居多,害虫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常见茶树害虫有400多种,其中经常发生为害50-60种。按其为害部位、为害方式和分类地位,大体可归纳为以下5大类:地1类为食叶性害虫,第2类为刺吸式害虫,第3类为蛀梗、蛀果的钻蛀性害虫,第4类为地下害虫,第5类为螨类。春茶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病虫害也逐渐进入相应的高峰期而危害茶树。为避免茶农盲目用药,生产中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在了解病虫害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从而达到经济、无公害的防治效果。现将常见的几种病虫害习性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茶尺

2、蠖特征及发病规律:俗名拱供虫、背拱虫。幼虫食叶,一年中以夏秋茶危害最重,严重时可使枝梗光秃,严重影响树势和茶叶产量。一年发生5-7代,以蛹在茶园表土内越冬。一念3月成虫羽化,第一代幼虫4月上中旬发生,可延续至5月上中旬。5月下旬后每月约发生一代,世代重叠。若秋季前期温暖,可促使发生第7代。成虫产卵成堆于茶树枝梗、茎干裂缝和枯枝落叶间。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4龄后暴食,食量大。老熟时入土化蛹。防治方法:(1)保护天敌;(2)清园灭蛹,结合耕作深埋或拣除虫蛹;(3)灯光、性诱剂诱杀,在发蛾期间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减少产卵量,还可利用性诱剂诱杀雌性成虫;(4)对

3、于虫害程度较轻且集中在茶园局部时,可结合茶园日常管理进行人工捕杀;(5)农药防治:要严格按照防治指标进行,成年投产茶园防治指标为每亩幼虫量达到4500只。施药时间掌握在3龄前幼虫期,已低容量蓬面扫喷式方式施药,重点防治第4代,其次是第3带和第5代,可选用2.5%鱼藤酮(每亩用药量150-200毫升),0.36%苦参碱(每亩用药量50-75毫升),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每亩用药量50-75毫升),2.5%联苯菊酯(天王星,每亩用药量12.5-15毫升),10%氯氰菊酯(每亩用药量12.5-35毫升)。2、茶毛虫特征及发病规律:又称毒毛虫。幼虫咬食茶树嫩叶和成

4、叶,对产量影响大。成、幼虫体表面具有毒毛,人触及后皮肤红肿奇痒,影响采茶和田间管理。一年发生2-3代,以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孵化,各代幼虫发生危害期分别在4-5月,6-7月,8-10月。幼虫3龄前集群,成虫有趋光性。低龄幼虫多栖息在茶树中下部成叶背面,取食叶子下表皮及叶肉,2龄后食成孔洞或缺刻,4龄后进入暴食期,严重发生会使茶园成片光秃。一般以春、秋两季发生重。幼虫老熟后在茶从根际落叶土表下结茧化蛹。防治方法:(1)每年秋冬季修剪清园,摘除越冬卵块;(2)成虫发生期点灯诱蛾,或利用性激素诱杀,减少产卵量;(3)结合耕作深埋结茧成蛹;(4)农药防治

5、:掌握3龄前幼虫期施药,可用2.5%鱼藤酮(每亩用药量150-200毫升),0.2%苦参碱(每亩用药量50-75毫升),2.4%苦参碱+0.8%氯氰菊酯合剂(每亩用药量50-75毫升),0.36%苦参碱(每亩用药量75-100毫升)。3、茶小绿叶蝉特征及发病规律:我国茶区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种茶树害虫,全年以夏秋茶受害最重。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危害。受害芽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进而叶缘叶尖萎缩焦枯,生长停滞,芽叶脱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一年发生9-12代,以成虫在茶从下老叶或茶园杂草上越冬。成、若虫均具有趋嫩性,早春转暖时及开始取食。在适宜条件

6、下15-20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虫代混杂、世代重叠。大部分茶区一般有两个发生高峰,第一个5-7月,一般6月虫害量最多,主要危害夏茶,第二个8-11月以9-10月虫害量最多,主要危害秋茶。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减少虫源;(2)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可除去大量在嫩梢内的卵粒;(3)保护天敌;(4)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5)农药防治:可用2.5%鱼藤酮300-500倍液;百虫僵600-8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10%吡虫啉4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4、茶蚜虫特征及发病规律:一年发生2

7、0多代,以卵或无翅若蚜在茶树中下部芽梢腋叶间越冬。3月上旬出现第一代若虫,4月上中旬是发生高峰,危害第一批春茶严重。5月上旬以后,随着气温升高,天敌增多,虫口数量逐渐下降。夏季高温天气,除高山茶园外,很少大发生。9月以后随着气温下降,虫口数量又有回升,但远不及春茶发生严重。防治方法:(1)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可抑制蚜虫大发生,如被害梢多,宜分开制茶,或弃之不要;(2)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或黄板粘杀;(4)农药防治:可用0.5%苦参碱水剂400-6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严重时可在第一次打药后7-10天后换一种药进行第二次连防。5、黑刺粉虱特征及

8、发病规律:卵多产在成叶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