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积极财政政策遭遇财政收入放缓.doc

当积极财政政策遭遇财政收入放缓.doc

ID:15500844

大小:5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3

当积极财政政策遭遇财政收入放缓.doc_第1页
当积极财政政策遭遇财政收入放缓.doc_第2页
当积极财政政策遭遇财政收入放缓.doc_第3页
当积极财政政策遭遇财政收入放缓.doc_第4页
当积极财政政策遭遇财政收入放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积极财政政策遭遇财政收入放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积极财政政策遭遇财政收入放缓】当前,面对宏观经济下行,我国财政收入增速亦出现断崖式下跌。根据测算,2015年一季度扣除部分政府性基金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影响后,实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仅2.4%,是分税制以来最低。其中,税收增速下滑更为显着,今年1-3月税收同比增速仅为1.2%。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更是同比下降至0.8%,而其他主体税种如营业税和所得税增速亦明显放缓。作为地方政府收入重要来源的土地出让收入也直线下滑,2015年一季度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长-36.4%,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且降幅进一步扩大。2014年全年土地出让金增速为3.2%,但仍然呈现正增长

2、,但2014一季度至今的单季同比增速分别为40.3%、14.5%、0.5%、-21.5%和-36.2%,呈不断下降态势。财政收入的放缓严重制约了政府可用财力,导致积极财政难积极。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市场对政府积极财政政策报以很大希望。但是面对财政收入增速下滑,导致政府财政紧缩效应,使得积极财政政策腾挪空间变得十分有限。加之各地债务总量不断增加,债务利息压力不断增大,也使得政府对加大财政力度变得十分谨慎。从而导致市场普遍抱怨财政政策相当不积极。同时,通过PPP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仍难言乐观,在43号文出台前后,各省区地方政府虽然推出了总额约1.6万亿元

3、的PPP项目,但是截至今年3月份,真正签约的大约为2100亿元。而且地方财力下降,使得财政资金对PPP项目的前期引导和财政补贴不足,也会降低财政资金对民间资本的带动效应。财政收入放缓与积极财政政策之间“左右互搏”,将进一步加剧风险。财力不足难以支撑“稳增长”的需要,将导致从各级政府不得不进一步求助于金融资源,来解决大规模基建投资的需要。例如,中央财政的“缺位”就不得不借助政策性金融机构来“补位”,去年定向国开行的一万亿PSL就说明了这一问题。而对于没有政策性金融主导权的地方政府,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断加强对各种“表外融资”的依赖。从实地调研和各种渠道收集到的

4、信息来看,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求助于保险资金,甚至通过地方财政出具“安慰涵”或者通过签订回购协议等“明股实债”的“假PPP”的方式,来获取基建融资。上述做法不仅违背了中央加强地方债务管理的精神,还将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政府财政约束收紧将成为基本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因而不能心存侥幸,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风险,政策调整必须有提前量。特别是对于那些过去信用扩张过猛过快的地区,如东北、山西等地区,甚至包括无锡这样的富庶之地,更要认识到由于前期债务增加太快,现在财政状况面临的是“报复性恶化”。对于这些地方,财政恶化

5、不仅体现在增收困难甚至减收,还体现在沉重的偿债负担。如果在新一轮发展中,不顾财务约束和风险,继续不切实际地大干快上新项目,将可能出现财政塌陷式的风险,不仅会击垮当地经济,甚至可能引发局部的社会问题。最终分析结论(FinalAnalysisConclusion):未来一段时间内,财政增收困难将会显著波及财政支出,影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刚性的减收和增支叠加,会产生更大的波动。需要高度关注相关风险,提前做好政策储备。(NLH)返回目录【形势要点:“非行政许可审批”成为历史】“‘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个历史概念,今天就彻底终结了!”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郑重宣告

6、。所谓“非行政许可审批”,是指由行政机关及具有行政执法权的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实施的,除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等确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外的审批事项。在法律规定中,它被列为“不适用于《行政许可法》的其他审批”,一度被代指为“制度后门”和“灰色地带”。在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概念彻底成为历史。会议决定,按照依法行政要求,在去年大幅减少国务院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彻底取消这一审批类别。李克强说,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把审批当成了“利益分配”的手段。“这就把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搞混了,也把社会经济的制度、体系搞乱了。”他明确提出,现代政府的职能,应

7、该是“把该管的管好,把该服务的服务好”,其他都交给市场。而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个“灰色地带”,显然与这样的职能理念背道而驰。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已先后开展7轮清理工作,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209项。至于那些分类清理剩余的非行政审批事项,当天的常务会议决定,对其中49项予以取消,20项转为行政许可,对其他不涉及公众、或具有行政确认、奖励等性质的事项,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或通过“权力清单”逐一规范。李克强要求,文件通过后要尽早在网上公开,给社会、给市场主体、给老百姓一个明确的信号:“今后再也不搞变相审批了!”“我们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