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ID:15494134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3

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_第1页
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_第2页
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_第3页
资源描述:

《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音乐教学,对人格的培养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贯穿始终的,学生无一不在其中受其影响。一、人格形成与学科教学的一般关系要弄清楚音乐教学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首先必须了解人格形成与学科教学的一般关系。人格的内涵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个体特有的、区别于他人的性格;二是指这个性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三是指性格通过外显的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实质上在西方心理学上,人格就是性格,而性格则是指一个人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这种特有品质内在表现为心理特征,外在表现为行为,心理特征支配、指导着行为,而行为表现着心理特征。与人格有关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动机、情绪、态度、价值观、自观念等。这些

2、心理特征又叫人格特质。既然作为个体的人格是一个人“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那么,这个一定不变的特有品质是怎样形成的呢?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遗传与环境只能提供砖块,也可以这么说,通过生活方式,个人把他的生活方式创造性地塑造成一件艺术品。不过,机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它们能向个人提供可能性和引诱力。”也就是说,阿德勒认为在人格形成中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一个是遗传机体因素;一个是环境社会因素;还有一个则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实践因素。在这三个因素中,机体因素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提供了引诱力,而个体的实践活动把前两者结合起来,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过去,有一种片面的

3、认识,认为小学生人格形成主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德育学科有关,与其他学科无关,至少关系不大。正是在这种片面观点影响下,使其他学科的教师不重视本学科对小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更不重视在本学科中自觉地对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结果除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在对小学生人格形成中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失去了很多对小学生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机会和时间。事实上,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人格形成的时期,而人格形成本身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时期,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而在学校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上课和学习。因而各门学科的教学对少儿童年人格形成必然产生

4、深远的影响。当然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对人格形成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思想品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除此之外,音乐这门课学的内容多,它本身就有很多人文因素。因此,无论对哪一个小学生来说,都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将在下面专门分析这门课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教师如何自觉意识这个作用,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便在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二、音乐学科教学对小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作用音乐学科教学与健康人格的培养有些什么关系?这是应当从理论上搞清楚的问题,只有把这些基本问题从理论上搞清楚了,才能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所谓音乐学科教学是指以培养理解和运用本族、本国和

5、外国音乐知识、乐曲等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唱,甚至跳、弹等的能力,并通过音乐教学的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思维的训练。何谓健康人格呢?对健康人格的理解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把健康人格应有的品质特征归纳为15个方面。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一种“新型的完整的人”;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发展;人在身体和精神,脑力和体力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成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主人枣自由人”;个人全面发展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具有高度的创造才能,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从全部才

6、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创造性的生活表现”。健康人格的标准应是完满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只有追求“真”“善”“美”的人,才具有健康的人格。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应该有创造性、自实现、超越自、充分发挥潜能等优秀品质,具有求真、求善、求美的本质要求。那么,音乐教学对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哪些作用呢?一是直接作用。所谓直接作用,就是指音乐教学活动能直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这个直接作用是指在音乐教学中,不管老师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都能够直接培养健康人格的某些特质。在音乐教学内容里,有歌颂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的精神,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事迹,有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

7、善与恶的判断标准,有做人的准则。教师通过音乐教学,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使审美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可以直接培养学生求善,形成完满人格的道德特性;还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进取性、自觉性、自制性、独立性、知识性等品质。同时,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语言的感召力,榜样的示范力,音乐的感染力等直接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做出贡献。二是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指音乐学科教学活动能间接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这个间接作用通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活动,有意或无意地培养学生的某些能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因素。这些因素不是直接表现健康人格的内涵,而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