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的功效与作用

巴豆的功效与作用

ID:15475991

大小:8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3

巴豆的功效与作用_第1页
巴豆的功效与作用_第2页
巴豆的功效与作用_第3页
巴豆的功效与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巴豆的功效与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巴豆的功效与作用巴豆  fructuscrotonis  (英)crotonfruit  别名 巴仁、江子、巴果、红子仁。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tigliuml.的果实。  植物形态 常绿小乔木。树皮深灰色,平滑,幼枝绿色,疏生星状毛。叶互生,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2cm,宽3~7cm,先端长尖,边缘有细齿,近基部有2腺体,两面疏生星状毛基出3脉。花小,单性同株;总状花序顶生,雄花在上,雌花在下;雄花绿色,花萼5深裂,花瓣5,反卷,雄蕊15~20;雌花无花瓣,子房圆形,花柱3,顶端2叉蒴果卵形,长约2cm,有3钝棱,密生星状毛。种子3粒。花期3~5

2、月,果期7~9月。  生于村边、旷野、溪旁、林缘。主产四川、云南、广西、贵州、湖北。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2~3天,摊开,干燥。  性状 果实卵圆形,具三棱,长1.8~2.2cm,直径1.4~2cm*;表面灰黄色,粗糙,有纵线6条;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椭圆形,略扁,长1.2~1.5cm,直径0.7~0.9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种脐及种阜的疤痕;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味辛辣。  化学成分 含巴豆油,其中有油酸、亚油酸、巴豆油酸(crotonicacid)、顺芷酸(tiglicacid)等的甘油酯;尚含巴豆甙(crot

3、onoside)。  性味 性热,味辛;有大毒。  功能主治 外用蚀疮。用于恶疮疥癣、疣痣。草药简介【汉语拼音】bādòu  【异名】巴菽(《本经》),刚子(《雷公炮炙论》),江子(《瑞竹堂经验方》),老阳子(《纲目》),双眼龙(《岭南采药录》),猛子仁(《中国药植志》),巴果(《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巴米(《药材资料汇编》),双眼虾、红子仁、豆贡(《南宁市药物志》),毒鱼子、銮豆、贡仔(《中药志》),八百力(《广西中药志》),大叶双眼龙、巴仁、芒子(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处方用名】巴豆,巴豆霜,巴霜,焦

4、巴豆。  【商品规格】该品自古沿用至今,全国各地习用,为巴豆的正品。以粒大、饱满、种仁黄白色者为佳。粒较空、种仁泛油变色者质次。药材性状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柔毛或几无毛;二年生枝灰绿色,有不明显黄色细纵裂纹。叶互生;叶柄长2~6厘米;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3厘米,宽2.5~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近叶  巴豆的花柄处有2腺体,叶缘有疏浅锯齿,两面均有稀疏星状毛,主脉3出;托叶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亦有全为雄花者;花梗细而短,有星状毛;雄花绿色,较小,花萼5裂,疏生细微的星状毛,萼片卵形,花瓣5,反卷,内面

5、密生细的绵状毛,雄蕊15~20,着生于花盘边缘上,花盘盘状;雌花花萼5裂,无花瓣,子房圆形,3室,密被短粗的星状毛,花柱3枚,细长,每枚再2深裂。蒴果长圆形至倒卵形,有3钝角。种子长卵形,3枚,淡黄褐色。花期3~5月。果期6~7月。  多为栽培植物;野生于山谷、溪边、旷野,有时亦见于密林中。分布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本植物的根(巴豆树根)、叶(巴豆叶)、种皮(巴豆壳)以及种仁之脂肪油(巴豆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干燥种子呈椭圆形或卵形,略扁,长约1~1.5厦米,直径约6~9毫米,厚约4~7毫米,表面灰棕色至  巴豆植物原生态

6、棕色,平滑而少光泽。种阜在种脐的-端,为一细小突起,易脱落。合点在另一端,合点与种阜间有种脊,为一略隆起的纵棱线。横断面略呈方形,种皮薄而坚脆,剥去后,可见种仁,外包膜状银白色的外胚乳。内胚乳肥厚,淡黄色,油质。中央有菲薄的子叶2枚。胚根细小,朝向种阜的一端。气无,味微涩,而后有持久辛辣感。以个大、饱满、种仁色白者佳。粒较空、种仁泛油变色者质次。  卵圆形,一般具三棱。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及种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点,其间有隆起的种脊;

7、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无臭,味辛辣。采集炮制 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后,除去果壳,收集种子,晒干。  巴豆霜巴豆仁:拣净杂质,用粘稠的米汤或面汤浸拌,置日光下曝晒或烘裂,搓去皮,簸取净仁。巴豆霜: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炕,压榨去油,每隔2天取出复研和换纸1次,如上法压榨六、七次至油尽为度,取出,碾细,过筛。  《霍公炮炙论》:"凡修事巴豆,敲碎,以麻油并酒等煮巴豆了,研膏后用。每修事一两,以酒、麻油各七合,尽为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