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时间性与未来 甘阳

传统、时间性与未来 甘阳

ID:15451899

大小:3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3

传统、时间性与未来  甘阳_第1页
传统、时间性与未来  甘阳_第2页
传统、时间性与未来  甘阳_第3页
传统、时间性与未来  甘阳_第4页
传统、时间性与未来  甘阳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时间性与未来 甘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时间性与未来甘阳 传统问题实际上是文化讨论中的核心问题所在。百年来的中西古今文化之争,其理论上的争论焦点,差不多都落在这个问题上。八十年代重开文化大讨论,事实上也已经逐渐把这个问题推到了前台。从目前看来,国内外的许多论者似乎都持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所谓“反‘反传统’”的态度或倾向。这种倾向认为,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由于把“现代化”与“西化”不恰当地等同了起来,以一种全盘否定的“反传统”态度来对待中国文化,因此在客观上“切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造成了所谓的文化传统的“断裂带”。既然中国文化的“传统”已经出现了“断裂”,那么今日

2、的任务自然也就是应该去弥补这种断裂,以“接上”中国文化的“传统”。当然,这种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文学中的寻根意识,自有作家们的一番辛酸苦辣在内,其原因的复杂与今后实际走向的必然多重分化,实非一时所能说得清楚;从七十年代末的“伤痕文学”如此快地走到今日这种“文化文学”(我们姑且这么称之),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甚至中国当代文化史上如何评说,恐怕目前也还为时过早。我们这里想要说明的只是,在对“五四”进行再认识之时,必须对“传统”问题本身也进行一番再认识;八十年代的文化讨论,应该首先在理论上或方法论上对“传统”本身作出新的理解和认识,换句话说,当我们大谈“文化

3、传统的断裂”时,当我们千方百计地企图“补接”文化传统时,不妨首先从理论上讨论一下这样一个基本问题:  究竟什么叫“传统”?究竟怎样才是或才能继承“传统”?  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在这里引入“时间性”(Zeitlicbkeit/Tem-porality)这个概念,其特点是带有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时间维度。我们现在可以问,从时间性上讲,所谓的“传统”究竟落在那一个时间维度上?  以往的通常看法实际上多半是把“传统”与“过去”等同了起来。尤其是那些特别强调传统的重要性的论者,他们所说的“传统”无非就是“过去”或说过去的东西。把“传统”看成是“过去”的观念,

4、实质上隐含着一个通常不易觉察的假定,亦即把“传统”或“文化传统”当成了一种“已经定型的东西”,当成了一种绝对的、固定化了的东西。也就是说,凡是“过去”没有的东西就不属于“传统”,“传统”成了象天上的月亮那样的万世不变的自然物体,而我们与传统的关系也就成了一种与固定不变的东西之间的关系,借用西人马丁·布伯(MartinBuber)的话说,就是一种“我与它”的关系,其特点是,不管我如何思考、如何行动,传统总是保持着它的自身同一性而始终不变:“它,总是它、它!”(参见布伯:《我与你》,爱丁堡一九三七年英译本)  这种把“传统”等同于“过去”,就必然会以牺牲“

5、现在”为代价,因为这种传统观点是以“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尤其是所谓文化的价值核心、文化的心理结构等等)为尺度来衡量现在的文化是不是标准地道的中国文化“传统”,从而也就把现在纳入于过去的范畴,拉进了过去的框架;而现在既然已经下水,则未来自然也就不能不跟着入笼,由此,现在也好,未来也罢,统统都被装进了过去这宝瓶之中,统统只不过是那同一个恒定不变而又能循环往复的“过去”。诚然,许多人倒也都好谈“未来”,例如,“未来世界必定是中国文化的复兴”,“百千年后中国文化将会如何如何”之类,这种说法看上去似乎十分高瞻远瞩,能不拘泥于只从“现在”出发的功利实用考虑,而能

6、从“未来”这深远的前景出发来筹划中国文化,实际上,这完全是一种“幻相”,因为这种种说法恰恰正是在从“过去”看“未来”,而不是从“未来”看“过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所说的这个“未来”、所说的这个“百千年后”,实际上仍然只不过是那个“过去”,再过一万年,也永远还是那个“过去”!所谓的“未来”早就已经被根据“过去”的标准量体裁衣、切削成型,它与“过去”了无区别,只不过是“过去”的翻版而已。  以上种种,我们称之为“过去式的思维方式”或“过去式的生活态度”,其根本特点就是严重地缺乏现实感,缺乏自我意识。这种“过去式的思维方式”或“过去式的生活态度”大概与

7、我们历来的时间观有关,我们将之称为“过去型的时间观”,亦即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过去”这一维当作“时间性”和“历史性”的根基、本质、核心,因此一谈到“传统”、“文化”这些在时间中和历史中存在的东西,首先就十分自然地到“过去”中寻找,尽管“过去”实际上早已过去了,但人们总力图在“现在”中把这个“过去”挖掘出来,复制成型,并把这个“过去”再投影到“未来”上,因此,继承传统成了复制过去,光大传统也无非加大投影。久而久之,也就必然形成了一种以过去为中轴的内循环圈,现在和未来都被划地为牢绕着过去作向心运动,在过去这巨大的向心引力下,现在和未来的任何一点新的可能性均被

8、吞噬、碾碎、消化、瓦解,“现在”与“未来”实际上根本就已不复存在,因为它们全都被“过去化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