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三化协调新境界

开辟三化协调新境界

ID:15447388

大小:11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3

开辟三化协调新境界_第1页
开辟三化协调新境界_第2页
开辟三化协调新境界_第3页
开辟三化协调新境界_第4页
开辟三化协调新境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辟三化协调新境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辟三化协调新境界 □何 平  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  走“两不三新”三化协调之路,是中原儿女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走好这条路,关键在协调。  协调是发展思路,是发展要求,是发展手段,也是发展目的。  协调即天人合一,协调乃政通人和。协调发展就是快求好,好求稳,稳求变,变求新,新求兴。  河南只有协调发展,才能使引领的作用更突出,主导的力量更强劲,基础的地位更牢固。  不协调发展,“三农”问题难解,三化之路难行。  走好这条路,就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谋发展。  (一)科学发展,鲜明的时代主题。  世界形势风云

2、变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魅力独显。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部署,也是持续“中国模式”的核心所在。  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是省委立足基本省情、直面突出矛盾、破解发展难题、促进中原崛起的战略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是亿万中原儿女用行动诠释科学发展的生动读本。  走好这条路,关键在协调。  (二)万物和谐,协调的理想境界。  “优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而调五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历史的智慧启示我们:世上万事万物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平衡与不平衡、协调与不协调的矛盾运

3、动中变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告诉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着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从先贤哲学的“和美”意境,到当今科学发展的“和谐”要求,协调——集中体现了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总是在持续不断的协调中实现新的动态平衡。  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环节协调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方能达于和谐和美之境地。  协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根本上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充分适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更好协调,取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发展领域诸要素的亲密融合。  协调,和解之桥,和谐

4、之舟,和平之途。  (三)协调发展,世界之难。  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兼顾的、均衡的,否则就是畸形的、失衡的、倒退的,甚至是短命的。  历史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看国际,“马尔萨斯幽灵”尚在游荡,“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依然存在,全球金融风暴余波未息;一些国家经济增长伴随贫富差距扩大的窘境还在延续;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警钟长鸣。  看国内,一些地方工业化与粮食安全之间失衡,城市化进程与“三农”发展失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失和……过去20多个粮食主产省,现在只剩13个;过去十几个粮食调出省,现在只剩6个;昔日“南粮北调

5、”,如今“北粮南运”。   看河南,一些地方曾陷入“发展、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怪圈;“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道难题尚未破解,“土地哪里来,减排哪里去,要素怎么保,物价怎么办”的新四难接踵而至。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理性审视河南,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三新”三化,就搬不开横亘在道路上的巨石;没有协调发展,全面小康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四)三化协调,创新之路。  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大格局。  河南的新型城镇化引领富有创意:重在“统筹”,意在“一体”,力在“互动”,强在“集约”,求在“稳步”,效在“和谐”

6、。  河南的新型城镇化引领富有内涵:着力构建涵盖新型农村社区的五级城镇体系;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互促共进;着力实现更均等更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  河南的新型工业化,新在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在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比翼齐飞。  河南的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在以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不断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  新型城镇化涵盖新型农村社区,河南首创;新型城镇化放在三化之首,独一无二;新三化写入党代会报告和决议,影响深远。  新三化是总结提升,更是发展宣言。“两不

7、三新”三化协调,闪烁着智慧,满含着期盼,凝聚着责任,浸透着担当,肩负着奋斗,蕴酿着辉煌。  (五)三化协调,崛起之路。  中原兴,中部兴,中国兴。  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中原经济区,已经突破简单的行政区划概念,成为以河南为主体,包括冀、鲁、晋、皖部分市县的经济区域。  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不仅是河南课题,而且是全局问题;不仅是紧迫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协调发展,是破除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一体,实现全面小康的奋进之路。  协调发展,是突破工业发展瓶颈,推动集聚集约、转型升级,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