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多种资源,促进医史教学.doc

调动多种资源,促进医史教学.doc

ID:15441517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3

调动多种资源,促进医史教学.doc_第1页
调动多种资源,促进医史教学.doc_第2页
调动多种资源,促进医史教学.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调动多种资源,促进医史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调动多种资源,促进医史教学作者:杨奕望,吴鸿洲,陈丽云【摘要】充分调动现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诸如人文史料、医学文物、网络资源等,充实中国医学史的学科内涵,深化医史的教学改革。【关键词】医学史;中国医学史;教学方法;医学文物;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网络资源  中国医学史是研究和阐述中国医药学起源、形成和发展的一门学科。按照时间顺序,从原始社会直至近现代,介绍历代医学发明的主要成就,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和道德修养,医学与文化的关系等。因此是一门中医药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36节课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知识、医学道德、身心健

2、康和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现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诸如人文史料、医学文物、网络资源等,充实中国医学史的学科内涵,改变传统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人文史料的运用  中国医学史教学中,首先要讲授中医药在各个历史阶段发展的情况,如基础理论、本草、方剂、针灸、推拿、临床各科取得的成就等。这是医史教学的基石,属于内史范畴[1],即医学科学与技术本身发展的历史。陈邦贤《中国医学史》(1919年),王吉民、伍连德《HistoryofChineseMediecine》(1932年),李涛《医学史纲》(1940年),3部著作成为近代中国医学史

3、的扛鼎之作,也确立内史的研究方向。医史界前辈们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内史研究成绩斐然,大框架已经形成,这向来也是医史教学的核心内容。  中医药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不仅包括医学和历史学的内涵,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汲取古代天文、地理、气象、历法、佛学、道藏、儒家文化等诸多人文科学领域的成果,成为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中医药学与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因此,外史研究,即社会、文化、哲学、宗教、科技等外在因素影响医学发展的历史,自然而然地摆在我们面前[2]。如讲授夏~春秋时期的医学时,过去因为夏商周的年代模糊

4、,教师往往从奴隶制社会兴衰的角度加以论述。“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0年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研究,成功解决千古之谜。夏(公元前2070~前1600)、商(公元前1600~前1046)、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引入中国医学史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明晰的年表。又如讲述朱震亨创立养阴学说时,除讲清“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等基础理论外,还需要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予以交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官府受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家持之以为命;世人习之以为俗

5、”,辛香刚燥之剂,多服、常服、久服之后,势必阴液匮乏,故“震亨《局方发挥》出,而医学始一变”。养阴学说显然与朱丹溪所处的时代休戚相关。3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医学史作为医学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和纽带,人文史料的合理运用,能将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教育有机连接起来,不仅了解医学的过去,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医学的现在以及预见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2医学文物的利用  医学文物,这个概念近年来被学术界认可,与众多其他类别文物不同,定位明确,突出文物的中医药特色和价值,

6、正逐渐形成医学文物独立的学科地位。对于中国医学史课程来说,医学文物的充分利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走进博物馆,成千上万的医学文物直观、真实、生动地再现历史,使教学变得极具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每个学生不由自主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置身漫漫历史长河,触摸到古老而又焕发青春的中医学的脉搏[3]。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自迁入张江校区后,面积成倍扩大,现有建筑面积6413m2,陈展面积约4000m2,收藏医学文物一万四千多件,展出二千五百多件。馆内设有9个展区和科普活动室、图书资料室、多功能讲演厅、文物库房和多媒体演示等教学设施。综合馆、校史馆

7、、中药标本馆、中医科教馆和4个专题馆(中药方剂、养生康复、针灸推拿、中医文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医药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如砭石是中国最原始的医疗工具,展出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大窖村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砭石,能使学生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砭,以石刺病”有深切的理解,进而加深对医史教材和课堂教学的消化。又如当参观的学生惊异于乾隆御制针灸小铜人时,教师可以从清·吴谦等编撰《医宗金鉴》说起,回顾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高武《针灸节要》和《针灸聚英》等,前后串讲,温故知新,铜人对针灸学发展的意义,使学生体会更深。馆内收藏有各个历史时期

8、造型别致的预防器具。如汉代鎏金铜熏炉,晋代瓷唾盂,明代室内大型烟熏消毒器,明代烟熏消毒被褥用器,清代灭蚊铜灯等。这些具体的医学文物,显然对加强学生预防学的理解大有裨益[4]。  利用中医药博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