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视野2011--台塑王永庆案例分析

和君视野2011--台塑王永庆案例分析

ID:15441298

大小:49.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8-03

和君视野2011--台塑王永庆案例分析_第1页
和君视野2011--台塑王永庆案例分析_第2页
和君视野2011--台塑王永庆案例分析_第3页
和君视野2011--台塑王永庆案例分析_第4页
和君视野2011--台塑王永庆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君视野2011--台塑王永庆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和君视野2011.4》【特别策划】一个世界级企业是怎样管理的?    2013-01-15    内容来源:《和君视野2011.4》——台塑关系企业的管理实践王永庆老先生生前曾经跟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约定,欢迎中央企业到台塑去考察。2009年,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原副局长、研究员周放生便随中石化考察团两次赴台塑考察,向台塑企业学习“合理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本文是根据周放生在2010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台塑考察报告整理而成,多方面、多角度讲述了台塑的管理理念和做法,真实再现了一个世界级企业的管理实践

2、。合理化管理,是台塑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要合乎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依此制定合理的标准,确定合理的考核,进行合理的管理,获得合理的收入和利润。文/周放生,整理/梁克淳一、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说起台塑,就不得不说其创始人王永庆。王永庆是企业强人的典型代表,一直是台湾最受瞩目的企业家。他在资源有限的台湾,由年产量仅4万公吨的PVC厂起家,一路向上游发展,完成垂直整合的石化供应链,事业版图也从石化扩及电力、电子、机械、钢铁、汽车、生物科技、海陆运输、医疗教育等产业范畴。凭着他的强势领导风格,建立了一个跨越国际的

3、台塑王国。王永庆出身于穷苦的茶农之家,15岁时在一个米店当学徒工,17岁的时候跟父亲借了200元旧台币开了一个米店。他开米店有独到的经营之处,别的米店都是等人上门来买米,而他是送货上门,送货上门是不附加费用的,比如说到了一个三口之家,买了多少米,他大概能估算出来什么时候能吃完,当估算着快吃完的时候,会拉着车把米送到家,同时如果看到缸里还有米的话,他会铺一张很干净的纸,把缸里的陈米倒出来,把新米放进去,再把陈米放在上面,所有这些都是义务劳工,为客户服务。就是这一招,他一下子就占领了市场,王永庆的第一桶金就

4、这么挣来的。经营米店,赚进并积累一些资金,王永庆遂购进碾米设备,在嘉义建了一家碾米厂,但是1941年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人实施“共进共贩”,王永庆的碾米厂和米店都被迫关门。碾米厂和米店关门后,王永庆开过两个砖厂,但因污染稻米等原因,被迫关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永庆发现乡下每户人家养的鸡、鸭、鹅,因粮食短缺没有足够的食物,都骨瘦如柴故没人愿意收购。王永庆就试着用菜根和粗叶,再去碾米厂买些碎米和稻壳,磨碎了混在一起喂鹅,结果成功了。于是王永庆大量向农户收购瘦鹅,集中饲养两个月后,等成了有七、八斤重的肥鹅

5、再出售,结果发了一笔小财。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1946年初王永庆在台湾嘉义车站附近投资兴建台湾最大的碾米厂。此后,王永庆开始转换经营起木材生意,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落得血本无归,幸好在林姓友人的相助下,才得以度过难关,并从原来的木材买卖发展为收购原木与委托加工经营业务。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全力建设台湾,木材价格飞涨,王永庆充分利用机会,迅速发展,从一个小商人发展成为大商人。不过,这时候他也查觉到,继续做木材生意的风险和危机,所以开始积极准备把资金投入工业。1953

6、年,国民政府设立“经济安全委员会”,负责拟定玻璃、纺织、人造纤维、塑料原料、水泥等建设计划,并获得美国政府答应援助5000万美元用于建设。当时王永庆想申请的项目都别人先给占了,最后只剩下塑料厂项目可选择。  1954年,王永庆登记设立“台湾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台塑集团”发迹的开始。到2008年,台塑的营业额达到4838亿元人民币,一个企业占了整个台湾地区GDP的16%,绝对是最大的,净资产收益率是16%。王永庆被称为是第一代创业者,在他的一生当中就建立了这么一个企业王国,自己也赢得了“经营之神

7、”的美誉。二、对台塑的整体印象  在去之前我有两个疑问,台塑真的像我们看到的那些媒体宣传的那么好吗?即使真的是那么好,能让我们服气吗?因为我们觉得好和服气可能还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我们见过世界上很多好的企业,中石化的那些老总见得更多了。我们看完之后是什么印象呢?台塑是做到了四个国际一流:第一,装置一流。这一点比较容易做到,因为只要有钱就能把世界上最好的装备买来,装备买来了,调试也需要有很强的能力,但是毕竟比较容易做到。第二,产品一流。就是你有了一流的装置,不等于能生产出一流的产品,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需要有

8、实力和管理的,台塑也做到了产品一流。第三,管理一流。台塑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的管理水平。第四,成本一流。这个成本一流不是最高,而是最低,台塑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能够做到同类产品、同等规模成本最低。王永庆老先生曾经说过,说他看过埃克森、美孚以后他觉得台塑有饭吃了,因为成本比他们低。所以这一套本事是绝对需要基础管理和成本管理才能做到的。台塑的“三化”,首先是市场化,再就是国际化,台塑在70年代就开始到美国投资,现在他们在印尼和越南都有投资,它是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