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435088
大小:9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3
《【语文】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0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牡一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学年语文学科试题本试卷共20题,共15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清楚,字体工整、笔迹清楚。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北方尤其如此。此次北方大旱虽然主要是由天灾引起,但亦有人祸原因。在受灾严重的
2、河南省汝阳县内埠村的主要灌溉工程陆浑水库干渠,多座提灌站和一段已经堆满垃圾的毁坏水渠是当年巨资修建的灌溉设备,现在都废弃了。像这种花巨资修的灌溉工程,因长久失修、管理不善被废弃,关键时刻不能派上用场的情况,在这次北方大旱中,肯定不只一例。与此相关的是,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但我国农业仍大部分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实际上让大气将十分宝贵的水资源给蒸发了。上述情况是造成北方大旱的重要因素。这是一种体制问题而引起的缺水,是体制型缺水。体制型缺水有别于因水本身很少而引起的资源型缺水和因水质污染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3、济的转型过程中,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置措施不仅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调整,更带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由此出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也不仅仅在于水资源本身的稀缺性,更在于我们自身在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体制型缺水是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缺水乃至产生纠纷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公地悲剧”(在免费使用公共资源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使资源因被滥用而枯竭)特性的商品,水变成一种稀缺资源,在现行的水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下,人们就会过度使用、侵占和浪费,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后果。对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我们可以采取加大
4、投资兴修水利工程、开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加强水污染治理等措施来解决,但是解决体制型缺水的问题,还得从水的分配和管理入手。像南水北调这样的大型工程建设,如果在水的分配上没有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引水后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很难说。要解决水资源的“公地悲剧”,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政府管制,即计划方式;二是将公共资源变成私有资源,即市场方式。但就中国转型时期的实际来看,比较可行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水资源的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体系。张掖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农业生产区,但是通过水资源管理体制的重构,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很低的程度。关键在于
5、确立了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农民有了水资源商品观念后,会考虑改进技术来提高灌溉效率,或者选择需水量更少的作物进行播种,进而刺激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青年报》2009.2.11,有改动)1.下列对文中水资源的“公地悲剧”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A.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因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置措施带来的水资源供需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难以调和。B.因水资源稀缺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缺水乃至产生纠纷。C.因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存在缺陷,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产生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开春我国
6、北方大旱。D.由于水资源稀缺和开发管理体制不合理,人们过度使用、侵占和浪费水资源,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后果。2.以下不属于体制型缺水表现的一项是()(3分)A.耗费巨资修建的灌溉工程,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关键时刻不能派上用场。B.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靠天吃饭,一旦遭遇旱情,便很难解决。C.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十分宝贵的水资源被大气蒸发,浪费严重。D.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没有使农民建立起水资源商品观念,灌溉效率低下。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开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和加强水污染治理可以解决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
7、问题。B.如果在水的分配上能够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后定能收到预期效果。C.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形成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体系,是解决水资源“公地悲剧”最易推广的办法。D.甘肃张掖虽然严重缺水,但通过确立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消除了缺水带来的危害。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
8、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