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419798
大小:461.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8-03
《皮带岗位员工知识手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皮带岗位员工安全知识手册第一节皮带机原理及作用皮带机又名皮带输送机、带式输送机、胶带机、胶带输送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与矿山、冶金、化工、水泥厂的传输机械,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它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运输线。所以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1、皮带机的工作原理用绕经头轮,尾轮而连接起来的胶带,组成一条封闭的环形带,通
2、过电动机受电,由电能转化为动能带动头轮运转,利用头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皮带连续运转。在工艺流程中皮带机相互运行,皮带机在工艺生产流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工艺生产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皮带尾部有受料漏斗,头部有一个下料漏斗。在受料漏斗注意杂物堵住漏口或划伤皮带,下料漏斗注意皮带堆料、压料、卡堵料事故。2、皮带机的作用主要作用是充分发挥生产设备能力,减少停机工时,缩短生产周期;在运输过程中同时完成某些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保护加工件和产品不受损伤撞坏,减少物料损耗;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安全生产;缩短装卸时间,加速车
3、辆周转;减少运输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厂房、仓库、料场空间,减少物料堆放面积;主要特点:输送能力范围广;输送物料范围广;对输送线路的适应性强;加料卸料堆放能力强;有效性能高及保护环境,安全性好,劳动力费用低等。第二节皮带机构造及其功用1、皮带机构造1.1皮带机主要由输送带、驱动装置、托辊与机架、拉紧装置、清扫装置、制动装置等组成,见下图。-44-皮带岗位员工安全知识手册1.2皮带机的五大主件和八大附件,五大主件:皮带、头轮、尾轮、托轮、机架;八大附件:电机、减速机、拉紧装置、增面轮、受面轮、受料漏斗、清扫器、制动器。2、皮带机构件功用2.1
4、输送带在输送机工作过程中,输送带既是承载构件又是牵引构件(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除外),输送带不仅要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而且还要有足够的抗拉强度。一般输送带由芯体和覆盖层构成,芯体主要由各种织物(棉织物、化纤织物以及混纺材料等)或钢丝绳构成。它们是输送带的骨架层,几乎承受输送带工作时全部负荷,因此,带芯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覆盖胶用以保护中间的带芯不受机械损伤以及周围介质的有害影响。上覆盖胶层一般较厚,这是输送带的承载面,直接与物料接触并承受物料的冲击和磨损。如下图所示,下覆盖胶是输送带与支承托辊接触的一面,主要承受压力。2.1.1
5、对输送带的主要要求是:-44-皮带岗位员工安全知识手册a要求输送带自身质量小,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大,成槽性能好;b由于承受交变弯曲载荷,故要求带芯夹层与橡胶层间要有较高的粘附强度,以防层间剥离和撕开;c要求加工精细,保证在受纯拉伸时,各夹层均匀承受载荷;d输送带的覆盖胶和夹层带芯都应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和抗机械损伤性能;e为延长使用寿命,应使输送带具有足够的耐磨性;f为使驱动时所需的初张力尽量小,故要求输送带具有高摩擦系数;g具有较好的外形稳定性,既无太大的纵向弹性伸长又具有较小的永久伸长,其张紧行程不超过带式输送机长度的1.5%;h输
6、送带端头连接要简单,但其接头处的强度不应显著减弱,并且接头处厚度必须与其它部位厚度相同。2.1.2输送带端头的连接输送带端头连接方法有机械连接和硫化(塑化)连接两种。选煤厂常用的是机械连接方法,有钩卡连接、合页连接和板卡连接等,机械连接法操作较简便,但接头处强度只相当于输送带本身强度的35—40%,使用期限短。硫化胶接有热硫化和冷硫化两种胶接法。后者连接时间长,采用得比较少。硫化胶接法,先将输送带两接头部位每层的夹层对纵轴成60°至70°倾斜地切成阶梯形状,使两端头很好地相互配合,在每层夹层上涂以橡胶浆使其粘着,然后用专门的硫化设备,在
7、整个输送带宽度范围内施加均匀面足够的压力进行热的或冷的硫化粘合连接。硫化胶接法接头强度高,牢固耐用,但操作复杂。2.2驱动装置2.2.1驱动装置是带式输送机的动力传递机构。一般由电动机、联轴器、减速器及驱动滚筒组成。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和工作要求,带式输送机的驱动方式,可分单电机驱动、多电机驱动、单滚筒驱动、双滚筒驱动和多滚筒驱动几种。2.2.2滚筒可分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两种。-44-皮带岗位员工安全知识手册a驱动滚筒的作用是通过筒面和带面之间的摩擦驱动使输送带运动,同时改变输送带的运动方向。驱动滚筒是传递动力的主要部件。为了传递必要的牵
8、引力,输送带与滚筒间必须具有足够的摩擦力。根据摩擦传动的理论,在设计或选择驱动装置时,可采用增加输送带与驱动滚筒问的摩擦和围包角的方法来保证获得必要的牵引力。采用单滚筒驱动时;围包角可达180°一24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