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学重振”与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学重振”与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国学重振”与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作者:辛红娟转贴自:拙风文化网点击数:50更新时间:2010-12-9文章录入:kavzjs]摘要:在西学话语、国学话语、意识形态话语的交织中,处于弱位的国学话语不仅是重铸国魂的文化途径,也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触媒和介质,要求翻译主体不仅要具备“打通”中西的能力,还要具备“参互”古今的文化内省能力,只有加强国学素养的培育,才能面对业已出现的人才培养的困境,完成对翻译专业人才完美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国学;翻译学;陶养 自“西学东渐”以来,中国的器物层、制度层、观念层、价值层等各个文化层面一直受
2、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体系的影响。中国文化领域由于中国传统、西方古今与意识形态三方话语的紧张冲突,加之经济热潮和市民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冲击,出现了古今、中西文化冲突的多元景观和杂色纷呈色调,面临着文化转型的困境。我国高等院校按照西方学科分类的体制,人文学科中文、史、哲三科分列的弊端日益显现,而跨越两种语言、文化的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也似乎进入了瓶颈期。一些具有进步文化意识的专家学者指出,面对这一教育弊端,唯有遵循“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以“道”为逻辑起点的国学才能提供综合性教育,培养基础厚实、适应面宽广的新型人才。 一、“翻译转向”与国学重振 在人类的生存斗争中,翻译不
3、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语言转换行为,更是人与自然对话、人与存在对话的场所。21世纪,人类生存的出路在于“进行对话,而非战争;走向‘翻译转向’”。翻译的目的在于引进新的话语机制,激活母语文化的僵化状态,翻译中自我立场和自我身份界定问题成为我们正确书写文化符码的先决条件。在全球文化融合的历史语境下,我们不能置西方于自我视野之外,但也不能丧失对自身文化的“阐释焦虑”,而对自身文化的阐释使得我们必须要回到中国文化的传统,在国学中做一番梳理和重新定位。 如何在世界全球化中重建民族精神,发挥民族文化生命的原动力,实现文化意义的命名和精神价值的重估,成为中国文化的当代处境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是民
4、族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欧美中国研究界一代大师本杰明·史华兹(BenjaminSchwartz)明确指出,中国古代思想是解释中国文化定向的信心所在,他深信这种精英的思想在随后而来的时代中,无论对统治阶级还是对普罗大众的文化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东西方跨语际话语运作的全新尝试中,中国学术命脉的整体走向是一种对东西方话语、范式互相冲突、互相渗透的历史回归。在西学话语、国学话语和意识形态话语的交织中,处于弱位的国学话语不仅是重铸国魂的文化途径,也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有“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当
5、时的“国学”只是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则是晚清以来逐渐形成的,由于西学东渐的缘故,中西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与“西学”相对应的“国学”主要指中国学术文化的全体,是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是“中国传统的学问”。 国学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精髓,成就了中国之为中国,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也即胡锦涛同志十七大报告中的“文化软实力”。目前,弘扬民族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问题,提高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使
6、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中国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由于语言的隔膜,中国要走向世界,中国的文化典籍要对外传播必须要依靠翻译才能得以实现。历史的任务对翻译专业人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翻译人才在从事中西“打通”工作的同时,还必须要“参互”古今。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不是单纯的语言培育,而是要实现翻译美育。 二、翻译专业人才应当“打通”中西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对外交往的日趋广泛、深入,各种级别和类型的国际会议与合作活动增长迅猛,对于高素质、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需求迫切,因此国内一批外语专业院校以及综合院校纷纷成立翻
7、译学院系,开设翻译学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2007年1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票通过在中国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T)”,全国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等在内的15所高校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试办权。这充分说明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已经逐步从外语教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逐步成熟走向独立的学科体系。翻译作为独立的学科给传统的外语教学带来了挑战,但同时,翻译教学应该如何顺应形势的发展,也成为摆在翻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翻译实践勾连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