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布地奈德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ID:15346742

大小:29.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布地奈德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_第1页
布地奈德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_第2页
布地奈德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_第3页
布地奈德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_第4页
布地奈德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布地奈德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布地奈德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作者:张华,黄英,刘成军,罗健,罗征秀【关键词】布地奈德佐;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副流感病毒、某些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也可引起。最近发现人类偏肺病毒(hMPV)也可引起本病[1]。该病好发于冬春季节,以2岁以下小儿,特别是6个月以内多见。主要表现为喘息、发作性喘憋、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喘鸣音,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据我院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压力驱动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40例观察,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  随机选择2006年11月~2006年12月

2、我院住院患儿40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2]。排除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结核感染及支气管异物等疾病。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中男10例,女10例;对照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两组年龄1~10个月,入院均有咳嗽、喘憋、气促、肺部满布哮鸣音及湿口罗音,病程2~3d。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05)。表1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比较(略)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性治疗(包括控制感染、吸氧、镇静、吸痰、止咳化痰、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加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米乐

3、松)[1~2mg/(kg·次),2次/d]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剂量为0.5mg加生理盐水至2mL,由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2~3次/d,每次为10~15min,疗程5~7d。  1.3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5~7d,咳嗽、喘憋、气促消失,肺部哮鸣音及湿口罗音消失;好转:治疗5~7d,咳嗽、喘憋减轻、气促缓解,肺部哮鸣音、湿口罗音减少;无效:治疗7d,以上症状、体征无好转。6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结果见表2。观察组在缓解喘憋、哮鸣音、湿口罗音持续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表2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比较(略)  2.2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13例(65.0%),好转6例(30.0),无效1例(5.0%),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8例(40.0%),好转7例(35.0),无效5例(25.0%),总有效率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6,P<0.05)。  3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间质性肺炎,与支气管哮喘有相同或相似的发病机制[3]。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气道高反应性[4],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5]。过敏体质者,发生RSV或其他病毒感染时,更易于引起毛细支气管炎[1]。在毛细支

5、气管炎患儿的气道分泌物及血中发现大量类似哮喘病人所特有的炎性物质,如病毒特异性IgE、组胺等,这些炎性物质可致气管平滑肌收缩﹑舒张血管而致血浆渗出及水肿﹑促进气道腺体分泌,导致毛细气道阻塞[6]。6    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为氧疗、控制喘憋、病原治疗及免疫疗法[1]。然而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2~6个月的小婴儿,此阶段支气管平滑肌发育不成熟,气道的阻塞很大程度上是炎性细胞浸润,气道粘膜水肿而致气道的炎性反应。皮质激素能有效抑制气道中免疫细胞及减轻粘膜水肿,抑制气道分泌,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临床观察表明,长期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有许多不良反应,如柯兴氏征、骨坏死、高脂血症、

6、免疫力下降、诱发和加重感染、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因此临床应尽可能使用小剂量或短期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是目前唯一被FDP认可使用的呼吸道局部吸入性新型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高的糖皮质醇受体结合力,抗炎效果强,是地塞米松的900倍,丙酸倍氯松(BDP)的2倍,用1%~5%溶液雾化吸入即可达全肺[7],抑制气道高反应,减少腺体分泌,抑制细胞因子与肥大细胞的产生,且能增强β2受体激动剂的支气管扩张作用,改善肺功能[8]。雾化吸入对缓解喘憋、减少喘鸣音、减少全身使用皮质激素具有重要作用[9]。    本组资料中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缓解喘憋、缩短口罗音持续时间上均较对照

7、有显著性差异,并能缩短毛细支气管炎的病程及住院时间。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简单,方便,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6【参考文献】[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8309.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1.  [3]符洲,杨锡强,李成荣,等.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L4、IL6和IL10水平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5):275276.  [4]罗运春,陈小芳.毛细支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