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32320
大小:683.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7-11-12
《必修(ⅰ)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Ⅰ)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东到大海北至长城南到南海西到陇西一、秦的统一1、过程:(1)统一六国:①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②过程:灭东方六国(韩、赵、魏、楚、燕、齐)③意义:结束了战乱,建立第一个统一的王朝。(2)北击匈奴:①概况:公元前215年,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②意义:加强了北部边防。(3)统一岭南:①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平定岭南②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③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4)开发西南①措施:开辟了“五尺道”,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②“西南夷”(云贵地
2、区和川西及甘南)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2、意义: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省考试院测试题)12.以下与右图中圆圈所示地区开始进入中原政权版图有关的是A.开凿灵渠,平定岭南B.修筑“自九原抵甘泉”的直道C.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任命官吏D.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对该地区进行管辖C二巩固大一统的措施考点1、郡县制(2)设置:(3)影响:郡(守、尉、监御史)——县(道)——乡——里(1)沿革:①春秋战国时期;出现②秦朝:推广到全国亭郡县制建立的影响1、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是官僚
3、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3、为后世所延续,对巩固国家统一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影响深远。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不同点分封制郡县制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基础血缘地域隶属关系相对独立直属中央权力统治权管理权作用导致割据利于统一性质贵族政治官僚政治(4)分封制与郡县制比较:相同1、建立:秦王赢政2、特点:①皇帝独尊②皇位世袭③皇权至上3、本质:君主专制考点2、皇帝制度:皇帝九卿左、右丞相“百官之首”百官之首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丞相助手)监察系统(位低权重)太尉军务(虚有其位)三公九卿制度考点3、三公九卿制的建立特点:(1)分工严密,各司其职
4、,(2)相互牵制;(3)以皇权为中心,国与家同治。1、含义: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体现的是君臣关系)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体现的是中权与地方的关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本质: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压迫人民的工具。2、基本内容:A.皇帝制B.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实行终身世袭1、萌芽于战国(法家思想、各国变法
5、)2、建立于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3、巩固于西汉(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4、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5、加强于北宋(副宰相、枢密院、三司设置)6、发展于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行省制、宣政院)7、强化于明清(废丞相、内阁制度、军机处)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变过程8、结束于辛亥革命(1912)5、基本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6、发展总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明朝丞相制度被废除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积极影响:(前期为主)1、政治: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经济上: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有效组织)文化:有利于
6、各地区文化的交流和中华文化的延续与传播(若秦朝: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开创性、深远)消极影响:(后期为主)①政治上:易形成暴政和腐败现象,中国社会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②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发展。③经济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7、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年代数轴前221前991公元元年或1年991804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19世纪初注意:公元前的年代数字越大距离我们今天越远;反之越近。跨公元元年的要减去一年;一个世纪是100年。公元与世纪20世纪初19121
7、、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B.秦C.汉D.唐2、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