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经济法试题答案

[精品]经济法试题答案

ID:15315753

大小:783.0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08-02

[精品]经济法试题答案_第1页
[精品]经济法试题答案_第2页
[精品]经济法试题答案_第3页
[精品]经济法试题答案_第4页
[精品]经济法试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经济法试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1精品第一章经济法的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法律行为的分类。不要式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不要求采取一定形式,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一种形式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答疑编号17719,点击提问】【该题针对“法律行为”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经济法律关系的核心。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经济法律关系的核心。【答疑编号17720,点击提问】【该题针对“经济法律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规章的制定机关。规章包括由国务院部委及

2、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国务院部门规章,以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选项D属于部门规章的范围。【答疑编号17721,点击提问】【该题针对“经济法的形式”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摩托车)、行为(修理行为)、智力成果(专利权)以及权利。而空气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原因是,不能为人们控制和支配,不具有客体物的基本特征。【答疑编号17722,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3、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知识点进行考核】5.【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附条件的法律行为。虽然是一年时间,但在本题不是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因为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是期限是必然到来的事实,这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不同。该职员是否能在该公司工作满一年,是不确定的,不属于必然到来的事实。【答疑编号17723,点击提问】【该题针对“法律行为”知识点进行考核】6.【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答疑编号17724,点击提问】【该题针对“法律行为”知识点进行考核】7.【正确

4、答案】 D【答案解析ksdowe2011精品】 本题考核特别诉讼时效的期间。选项A、B、C适用特别诉讼时效期间,其诉讼时效均为1年,选项D适用普通诉讼时效,为2年。【答疑编号17725,点击提问】【该题针对“诉讼时效期间”知识点进行考核】8.【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此题考核除斥期间,担保法解释采用保证期间为除斥期间的观点,《担保法解释》第31条明确规定“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答疑编号17726,点击提问】【该题针对“除斥期间”知识点进行考核】9.【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5、(1)拒付租金的,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2006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2)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前(7月1日前)发生不可抗力,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仍然继续存在,则应在最后6个月时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因此乙2006年6月20日出差遇险耽误的20天,只有进入7月1日后的10天才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止。【答疑编号17727,点击提问】【该题针对“诉讼时效期间”知识点进行考核】10.【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诉讼时效中止的相关规定。(1)该情况适用于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2004年

6、5月5日-2006年5月5日);(2)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2005年11月5日-2006年5月5日)发生不可抗力和其他障碍,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诉讼时效期间顺延20天。【答疑编号17728,点击提问】【该题针对“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知识点进行考核】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仲裁的基本原则。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不能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体现仲裁的一裁终局的原则。但是裁决被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7、。【答疑编号17729,点击提问】【该题针对“仲裁的基本规定”知识点进行考核】二、多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 ABCD【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经济法主体,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包括国家机关、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企业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个体工商户及公民。选项D公司的分公司,其虽然不具有法人资格,但仍然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经济活动,也是经济法主体。【答疑编号17730,点击提问】【该题针对“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A

8、CDksdowe2011精品【答案解析】 国家机关和国家作为整体,除作为经济管理的主体之外,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活动关系的主体,如国家对外签订政府贷款和担保合同、对内对外发行政府债券、政府部门出让土地使用权等。发行股票是国有企业的行为,不是国家机关和国家作为经济活动关系的主体的活动【答疑编号17731,点击提问】【该题针对“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知识点进行考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