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313122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新经济形势下高等教育创新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经济形势下高等教育创新的思考 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创新代写论文是新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观念创新、高等教育体制创新、高等教育主体创新和高等教育方式创新构成了高等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新经济形势;高等教育;创新 佛教有一句偈语:“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变化。”变化蕴涵于事物发展的始终。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新经济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观念的创新 高等教育创新的首要问题是高等教育观念的创新。教
2、育观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比较确定的认识和看法。一般包括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观、教育功能观、教育内容观、教育方法观、教育制度观以及学校观、师生观等等。结合新经济形势的特点,我国教育观念创新的重点应该是: 1.树立“以人为本、特色鲜明”的教育观念 从人类发展史上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可谓是源远流长,但是不同的时代对于以人为本的观念有不同的理解。在适应21世纪新经济形势的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人才培养,则要以人类个性未完成状态为起点,以人的成长欲求和个体已有的发展机制为依托,去追求完善的身心和
3、完善的个性这个最终目标。这就要求学校应坚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发展的一切。高等教育应将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并重,突出不同学生的个体特色,把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追求人的潜能、创造力的开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有宽广的视野和国内、国际交往能力。同时,高校还要重视家庭、社会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社会的综合教育能力,突出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
4、 2.树立“素质教育、综合发展”的教育观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解放思想,尊重教育规律,开拓创新,迎接挑战。教育之道不在于灌输,而在于启发、引导,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求知欲、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素质提高、个性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新世纪、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以适应全球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从这一点上说,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综合发展打好
5、扎实基础的教育。 4 3.树立“人才创新、注重应用”的教育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劳动结构的转变将使智力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主流,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国力竞争和企业间竞争的关键。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成为高等教育在新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发展知识经济,就必须提高人才素质。高等教育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对教育发展规律探索与创造的过程,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还要遵循固有的教育发展规律,即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要考虑到人才的实际应用性。因为创新并不是对已有的全盘否定,某种意义上,它更是批判性的继承。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永远不会达到饱和,高等教育应
6、该在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注重人才的社会需求标准,注重人才的适用性。这样,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在走向社会的时候才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高等教育体制的创新 高等教育体制是实施高等教育活动的根本规范和基本准则,对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起着规范、约束和引导的作用。教育体制的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的根本。进行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应该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 1.宏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调整结构布局,建立国家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协调为主的新体
7、制;制定并完善有关高等教育创新的法规、政策和制度;在教育决策、教育制度、教育经费和人员配备上,为教育创新提供可靠的保障和支持机制;在整个社会,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尤其是尊重创新人才的社会风气,要鼓励和保障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成果,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制度,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2.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要实现管理权力的下放,高校内部管理要实现由人治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要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教学管理体制上,要按照高等教育创新的要求,建立起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有利
8、于学生创新意识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制度和教学评价评估体系;在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中,实行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管理体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大科研开发的力度,明确主攻方向和任务,围绕特色和优势,建立科研机构,出台特殊政策,确保科技创新目标的落实。 三、高等教育主体的创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