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田隶书教学视频文本-xu

李刚田隶书教学视频文本-xu

ID:15297632

大小:24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上传者: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刚田隶书教学视频文本-xu_第1页
李刚田隶书教学视频文本-xu_第2页
李刚田隶书教学视频文本-xu_第3页
李刚田隶书教学视频文本-xu_第4页
资源描述:

《李刚田隶书教学视频文本-xu》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李刚田隶书教学(文本)一、隶书流变  以隶书为起始,从隶书到后来所有的文字都被称作今文。潘伯鹰说“就中国文字和书法发展看,隶书是一大变革阶段,甚至说今日乃至将来一段的时期全是隶书也不为过”。隶书继承了篆书的一些特点,对楷书起到了开源的作用。无论从文字的角度看,还是从书法的角度看,隶书的出现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包世臣说:“凡笔近篆而体近真者皆隶书也,中朗变隶而作八分,“八”,背也,言其势左右相背然也”。  秦代的隶书基本上是篆书的解体,秦简可以看作篆书的手写体,篆书的简写、草化。  汉代的竹简基本完成了隶化,字体由篆书的长形变成扁形,开始出现了波磔。  东汉是隶书成熟完备时期,学习隶书一般从东汉的隶书碑刻入手。  清代是隶书中兴时期。汉代隶书以实用性为目的,而清代隶书则是以欣赏为目的,为美的创作为追求。  学习书法一般都要学习隶书,因为它承上启下,对上可探源篆书,对下可以寻楷书的流。二、隶书的特点(隶书与小篆的区别)  第一个区别就是把象形性完全变化符号性了。到篆书时象形性已经不是很明显了,到隶书就把象形性彻底取消了,完全符号化了。篆书还保留一定的象形性,到隶书一点没有了。     第二个特点就是把篆书的长形纵势变成扁形横势。  第三个就是把篆书的对称性大大弱化了。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篆书体势以圆为主,隶书体势以方为主。包括形体上破圆为方,也包括线条上圆转变成圆中有方。篆用圆笔,裹锋而入,裹锋逆入,线条浑圆匀称;隶书也藏锋,但下笔很快,“啄?锋下笔”,很斩截,圆中有方。篆书转笔用圆转,而隶书用方折。孙过庭书谱说:“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小篆圆轻有力,提按不明显。而隶书提按分明,变化丰富。篆书基本上全用中锋,而隶书往往中锋侧锋并用。       再一个就是篆连而隶断。很多线条在篆书中是连在一起的,而在隶书中断开了,分成几笔。如绞丝旁、火字底。  再一个特点就是篆书繁而隶书简。三、隶书的点画特点(以乙瑛碑为例)  篆书只有点、线(横线、竖线)、弧三种,而隶书的点画就要丰富得多,已经基本具备了楷书中“永字八法”所提到了各种用笔。汉碑中的每一种碑刻都有自己独到姝用笔,同时各种碑刻又都具有共同的点画特点。我们以《乙瑛碑》为例。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冯”字。左上角的两点,第一点挑得比较平,第二点向上斜挑,以求得两点呼应。两点都向右挑,以求右半部“马”字的呼应。两点都是很有势的,是一种映带之势。           “河”字中间的长点。和“冯”字的两点差不多。看中间的长点。还是裹锋入笔。然后转笔向下,略慢(略按),然后向右提笔运行,结(折?)笔挑出,凌空收势,用回收之势就不至于过尖。三点收笔各不相同。第一点向下,呼应第二点。第二点带(顺)势而过,第三点略向上。三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点都向右挑。挑出以后,未尽之意,由“可”字承接了。这样一呼一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再看“常”字。上半部两点,以短竖为轴线,两点都是藏锋逆入,左边摁(顿)一下笔,然后由内向外挑出,右边向右挑出。常字是平直线条,势较安宁,两点左右挑出以后,于静态中表现一种飞动的动式。             再看这个“为字:下面四个点虽然都是竖点,但姿态都不一样,又有映带之势。左点逆锋向上起笔,然后折锋运笔,中间两点互相向一点,带有起势,最后一点带收势。整体看来有变化,又和谐。隶书店的点式不算太多,但它和楷书的点不一样,它比较含蓄,除少数情况,基本上不能挑得太尖,要留住笔,要含蓄厚重,点不能太飘了。    隶书的横法。隶书的横法姿态也是非常多的。  “臣”字。上横,向左逆入然后折锋向下轻按,再向右徐徐行笔,收笔回锋轻收。下边是“蚕头燕尾” ,起笔向左逆入,转笔略按,向右行笔,收笔时先向下略按,住笔,然后提笔向上出锋。上边一横平稳取静势,下边一横劲健飞动取动势。这两横就构成这个字的动静之势。         再看一下隶书的竖笔。  “行”字的竖笔,向上逆入,转锋向下,凝势向下涩行,缓缓提收凌空收势,和楷书的悬针竖类似,但不完全相同,它的收笔比较含蓄,含而不露。同时有点向右倾斜,与双人旁向左倾斜相呼应,下面形成开张之势,也形成字的稳定。  再看“辛”字中竖,起笔回锋向上,转锋向下逆行,好像有东西挡着一样,涩行。到未端忽然停留,回锋向上收笔,中间象有东西挡着一样,涩行。好像楷书的垂露竖,但不尽相同。它收笔的时候重停重按,求凝重勿轻滑,精神内内含,体现隶书纵向收敛的特点。再看撇。隶书的撇,姿态较多。先看“者”字的撇。这叫“反文撇?”。起笔逆锋入笔,然后再转锋向左下凝势,徐徐推进。此笔既要舒展,表现出隶书横向开阔,又要表现比较含蓄。        再看“所”字的撇。起笔向左上逆入,然后向下转锋向右下运笔。力求线条比较坚实,收笔时销住,然后向左出笔。再看第二个者字,起笔逆入,转向左下,略提行笔,行至尾部,笔势加重,提笔回锋。行笔比前后一个者字加重了提按变化。  下面再看隶书的捺笔。  起笔左上逆入,回锋右下行笔,且行且按,至折角处,少住然后右上提笔,折角略见方型。上段要平,跟角要下凹。    “氏”字的捺,左上逆入,回锋右下行笔,然后且按且转,和上面捺略有不同。   再看“造”字的曲头斜捺。裹锋向左上再转右下,疾回锋向右上,渐渐右下,徐徐行笔,渐行渐捺,至折角处,转笔右行,边捺边出。一波三折,体现出运笔的提按变化和弹性。隶书的折。    隶书的折和楷书的折不一样,一般不顿笔。回锋向下少住,提锋向右行笔,再向右上收笔。      “守”字上面的折笔,不是折了,等于是两笔组合完成的。行至转折处,提笔离纸。  “百”字的右折笔。横笔写至转折处少住,再回笔,转竖向行笔。和刚才说的“宅”字的左方折差不多,只是方向不同,这种折法是隶书中最常见的折笔方法。  还有“孔”字,曲折笔,回锋向下行笔,至转折处,不按不住,转锋右行,收笔处好像燕尾一样。    再看“是”字的折,转锋迅速折下,不可住笔,要轻折而下,这一笔(接着的斜竖)不可犹豫,意态比较爽峻,干净利落。  隶书的折笔和楷书最大的不同就是隶书的折没有顿笔,如果顿笔就生圭角,就没有隶书的基本形象了。    还有隶书的钩。“则”字,它不停笔,它就是转,它不顿笔,不停笔,转过来就行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