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 分析原因、影响类能力训练专题4

高三历史 分析原因、影响类能力训练专题4

ID:15296290

大小:2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高三历史 分析原因、影响类能力训练专题4_第1页
高三历史 分析原因、影响类能力训练专题4_第2页
高三历史 分析原因、影响类能力训练专题4_第3页
高三历史 分析原因、影响类能力训练专题4_第4页
高三历史 分析原因、影响类能力训练专题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 分析原因、影响类能力训练专题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专题4:分析原因、影响类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之政有两种:一曰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之政),二曰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采一定之政治以治国民谓之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曰君主专制政体,二曰君主立宪政体,三曰民主立宪政体。今日全地球号称强国者十数,除俄罗斯为君主专制政体,美利坚、法兰西为民主立宪政体外,自馀各国则皆君主立宪政体也。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也……立宪政体,亦名为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为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云者,君有君之权,权有限;官有官之权,权有限;民有民之权,权有限。故各国宪法,皆首言君主统治之大权及皇位继

2、袭之典例,明君之权限也;次言政府及地方政治之职分,明官之权限也;次言议会职分及人民自由之事件,明民之权限也……不知君权有限云者,非臣民限之,而宪法限之也……是故欲君权之有限也,不可不用民权;欲官权之有限也,更不可不用民权。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相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摘自梁启超《立宪法议》材料二清政府最终决定“预备立宪”是资产阶级立宪派长期斗争的结果……以慈禧为首的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最高利益,为了消弭革命,为了笼络立宪派士人和实力派官员,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了具有君主立宪国家宪法性质的文献——《钦定宪法大纲》,包括附件在

3、内总共有40条。尽管《钦定宪法大纲》的核心是强调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却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臣民的权利。此外,还规定了议院、选举方面的内容,确定立宪预备期为9年。无论如何,《钦定宪法大纲》含有资产阶级宪政的性质,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资产阶级“主权在民”原则,确立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约法仿照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构造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现代政治体制。——摘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15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

4、识,分析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同点。(12分)2.(28分)每一声呐喊都是时代的强音,每一次呼号都是智慧的结晶。标语、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它不但折射着时代精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本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60集历史文化类专题片《口号振奋中国》串起了中国近现代发展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7月,中国同盟会通过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1906年孙中山首次将其概括

5、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5用心爱心专心(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我国社会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请依据史实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3、材料三:材料四:1949年之后的2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从10.64%增长到18%,仅仅增长了7.36%。1978—1986年,城市化率从17.6%上升到24.5%。到2001年,城市化率上升到37.37%。社科院研究报告称2006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3.9%。(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历史原因。(6分)(4)材料四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的什么特点?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的社会原因。(8分)4.(3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589年,利玛窦结识了儒生瞿太索,他接受瞿太索的建议,儒冠儒服,以学者面目宣传西方科学知识……利玛窦到北京,得到万历皇帝的赏识,赐留北京传教……教士们口说汉语,身着儒服,每人还有中国名字……到1610年,中国内地已有信徒2500人。5用心爱心专心——《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分析利玛窦来中国传教的方式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学东渐”势头衰落的主要原因。(6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

7、56年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7%7.3%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2年到1956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2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