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93355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心理干预对针灸晕针的防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理干预对针灸晕针的防范【关键词】针灸;治疗;晕厥;心理干预;预防 在针灸过程中病人会出现晕针现象,也就是由于针刺而产生的晕厥现象。轻者表现为头晕、恶心、心悸等;重者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降低,甚至突然意识丧失[1]。我院针灸科自2003年12月~2005年12月对114例针刺有晕针倾向的病人,在针刺前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14例中,男24例,女90例,年龄15~56岁,平均29.13岁。初刺82例,已刺32例。初刺患者中,工人28例,干部30例,农民18例,学生6例。 1.2方法对准备针刺的就诊者,观察有无晕针倾
2、向。主要包括: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如皱眉、咧嘴)和身体动作语言(如扭转头不敢看,上肢发抖,身体后倾)及倾听患者语言(如自诉很紧张,怕打针,有晕针史),出现以上现象要给予心理干预。 1.2.1与病人沟通5主动与病人沟通,送上一杯开水,让患者感到温馨和安全,细心地向患者解释与安慰,消除患者的不安全因素,让患者产生信任感。 1.2.2协助病人放松可在患者旁边扶持协助,教会病人放松技巧。给患者创造一个轻松环境,可以放上轻音乐,让患者放松心情,以分散注意力,尽可能减轻疼痛与不适。 1.2.3采取适当的体位给患者取适当而又舒适的体位,以利病人机体的放松,根椐针灸的部位及长短选择体位,对
3、特别紧张的患者取平卧位。 1.2.4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针刺治疗前要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是否饥饿、劳累、空腹、剧烈运动,如是饥饿应进食后再针刺,我们配有相应的食品提供给患者,劳累或剧烈运动可稍事休息再进针。 1.2.5交待注意事项交待患者在针刺时的注意事项,做好保暖和体位的护理。 1.2.6操作熟练应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操作时动作轻柔,减少在治疗中造成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针刺得气后要和病人解释。在针刺治疗整个过程中可请病人连续使用深呼吸放松法。 2晕针的因素5 通过临床观察114例有晕针倾向的病人,影响晕针主要有以下原因:①心理因素:在针灸时,患者由于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
4、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②疼痛刺激:针刺治疗时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刺激,或针感强的局部产生刺激,有较强烈的针感,全身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发生晕针[2];③体质因素:体质虚弱、劳累、空腹或饥饿状态下,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发生晕针;④环境因素:房间过于狭窄,艾灸熏的烟以及炎热,患者感觉不舒适也会发生晕针。 3防范对策 根据上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护理对策:①在病人方面,应对其普及治疗知识,改变其对针刺治疗的态度以及消除其顾虑和误解,使之产生安全感
5、,力争病人的合作。②在护士方面,避免使用恶性语言,为了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我们开展了“四个一”服务,即:“一个微笑、一声您好、一声请坐、一杯开水”。为病人提供温馨的就医环境,同时精湛的护理技术是消除病人不良情绪反应的关键。我们护士在自己身上针刺,体会如何进针才能减轻患者针灸治疗的痛苦,这对晕针病人来讲有不可低估的意义[3]。③5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在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耐心、细致地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对于焦虑和急躁的患者,多和他们交谈,鼓励他们多和其他病友交流,从好转病友身上看到希望,缓解心理压力。而我们要有严谨的
6、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为病人实施治疗时应注意镇静、有自信心、声调平和、言语轻柔、语速适中,关键词语反复强调,用语通俗易懂,吐字清晰避免引起误解,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护患关系,让其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温暖、亲切的关怀而又准确的操作,赢得病人的信任。 4结果 本组患者针刺前经心理干预后,仅有6例患者出现晕针,占5.26%(6/114),这是通过针刺前的心理干预,加强心理疏导,重视病人情绪,充分理解患者心情的结果,要满足患者心理需要,惧针患者先只灸不针,待其慢慢适应后再针刺。工作中我们不能忽视语言这个重要的治疗手段[4],对于焦虑、急躁患者,我们要主动关心,治疗时细致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
7、,消除或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使其以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疾病。【参考文献】 [1]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47-1248. [2]5吴正平.诱发晕针的心理因素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1992,7(12):22. [3]王瑞红.减少患者晕针发生率的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58. [4]李文博.心理治疗手册[M].2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361.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