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闭塞动脉内溶栓的临床分析

基底动脉闭塞动脉内溶栓的临床分析

ID:15290106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2

基底动脉闭塞动脉内溶栓的临床分析_第1页
基底动脉闭塞动脉内溶栓的临床分析_第2页
基底动脉闭塞动脉内溶栓的临床分析_第3页
基底动脉闭塞动脉内溶栓的临床分析_第4页
基底动脉闭塞动脉内溶栓的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底动脉闭塞动脉内溶栓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底动脉闭塞动脉内溶栓的临床分析作者:罗韶辉王玉凯谢坚刘涛【摘要】目的 观察尿激酶(Urokinase)动脉内溶栓(IAT)治疗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6例发病后12h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行IAT治疗。疗效评价在溶栓后24h及20d进行,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全面观察。结果溶栓前2例为TIMI1,24例为TIMI0。溶栓后22例闭塞血管部分/完全再通,4例未再通。20例患者结果良好,6例不良结果,其中4例死亡。发病6h内IAT组与发病6~12h内IAT组疗效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尿激酶

2、动脉内溶栓治疗基底动脉闭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关键词】基底动脉闭塞;尿激酶;动脉内溶栓动脉内溶栓(intraarterialthrombolysis,IAT)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我们对应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基底动脉闭塞进行了初步的临床观察。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301~2008812共对26例基底动脉闭塞的患者使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男14例,女12例;年龄35岁~73岁,平均61岁。10例患者有高血压史,4例有冠心病史,4例有糖尿病史,2例有脑梗死病史。所有病例均于术前行头颅

3、CT检查。  1.2病例入选标准(1)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2)经头颅CT扫描证实,并排除颅内出血;(3)发病12h内入院,并开始接受治疗;(4)发病前30d内无手术史,14d内无出血病史,实验室检查无出血、凝血障碍;(5)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6)家人或患者同意手术。  1.3排除标准(1)有明显出血倾向者;(2)年龄>80岁;(3)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患者;(4)昏迷超过4h者。  1.4手术过程8手术步骤:

4、患者全部均在静脉麻和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置入5F导管鞘;全身肝素化;做主动脉弓造影以了解双颈动脉、椎动脉情况;根据临床症状首先选择性进入左侧椎动脉造影,如导管进入左侧椎动脉困难则进入右侧椎动脉进行造影。椎动脉造影通常可以明确闭塞血管的部位和闭塞程度,如发现双侧椎动脉起始段闭塞则经造影导管以微泵在30min内往升主动脉注入尿激酶50万U;一侧椎动脉起始段闭塞,另一侧椎动脉中末段闭塞:将造影导管置入中末段闭塞的椎动脉,在30min内注入尿激酶50万U;基底动脉起始段或基底动脉分支闭塞:将造影导管置入一侧椎动脉,在30

5、min内注入尿激酶50万U;基底动脉中末段闭塞:将造影导管置入一侧椎动脉,沿造影导管将微导管头端置入尽量接近闭塞部位或直接与血栓接触,在30min内注入尿激酶50万U。复查造影了解闭塞血管的再通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注入尿激酶完毕后再做椎动脉造影了解闭塞血管的再通程度。随后做双侧颈内动脉造影以了解侧支循环情况有助于判断预后。术后留置导管鞘,不中和肝素。术后第2天拔导管鞘。  术中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肌力等情况,并及时处理。术后穿刺部位加压包扎,穿刺侧肢体制动12h。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0.4ml/12h,同时口服氯吡格雷片7

6、5mg/d。术后第2天复查头颅CT,病情变化时随时复查头颅CT并做相应处理。  1.5疗效评价标准血管再通程度:血管再通程度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标准”(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分类[1]。临床疗效评价:根据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分为发病6h内IAT组(12例)与发病6~12hIAT组(14例)。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及术后20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score,NIHSS)[2

7、]进行比较。8  2结果    26例患者中基底动脉主干闭塞14例,基底动脉分支闭塞8例,双侧椎动脉起始段闭塞2例,一侧椎动脉起始段闭塞另一侧椎动脉中段闭塞2例。    13例患者均在发病后12h内接受动脉内溶栓治疗,发病至治疗开始平均时间为6.5h(1~12h)。本组治疗前2例闭塞血管部分再通,24例完全闭塞(2例为TIMI1,24例为TIMI0);术后完全再通14例,部分再通8例,4例未再通。死亡4例为双侧椎动脉起始段闭塞及一侧椎动脉起始段闭塞另一侧椎动脉中段闭塞患者,此4例闭塞血管未再通。    溶栓治疗前、溶栓后24h及20d

8、NIHSS评分用t检验分析,发病6h内IAT组与发病>6~12hIAT组,术前NIHSS与术后NIHSS分别比较,P<0.05(见表1)。发病6h内IAT组与发病>6~12hIAT组,术后NIHSS比较,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