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

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

ID:15285593

大小:26.2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02

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_第1页
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_第2页
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_第3页
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_第4页
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  生意社4月22日讯 我国FRP/CM(玻璃钢/复合材料)工业肇始于1958年。处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一开始是为国防配套的,1978年后,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需求导向,生产社会化,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所需的FRP/CM日益发展。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局)对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起了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上世纪60年代中叶,我国即已研发与生产火箭发动机壳体、导弹头部、火箭筒、枪托、炮弹引信、高压气瓶、飞机螺旋桨、贮罐、风机叶片、农用喷雾器、撑杆、弓、跳水板、滑翔机尾翼等多种玻璃钢制品。 

2、 1965年10月,国家科委、国防科委、建材部联合召开全国玻璃钢工作会议,并举办展览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莅临参观。这期间,引进英国UPR(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线,促进了我国UPR及其复合材料制品生产的技术进步与普及,对日后我国基体树脂及GRP的发展起了启茶油鸭技术蒙和基础性作用。  改革开发30年来,引进了纤维缠绕管道与罐生产线(包括工艺管、夹砂管、高压管、卧式与立式贮罐)、拉挤、SMC/BMC、RTM、连续采光板及LFT-D生产线等装备;引进了环氧树脂与不饱和聚酯生产软硬件。我国在吸收日、美技术之后,自行研发,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玻纤

3、工业。  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工业已为中国复合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我国玻璃钢产量跃居世界第二  历经50年、半个世纪,尤其是改革开发以来的30年,通过自主创新与吸收国际先进技术,FRP/CM在中国已成为朝阳产业。神舟飞船上天,其返回舱主承力结构,低密度SMC等FRP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标志着我国复合材料科学技术已臻世界先进水平。  1986年~2007年,我国玻璃钢(热固性)增长近160倍。总量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超过德国,本世纪初超过日本,热固性玻璃钢已超过欧洲总和。如今金浩茶油广告,我国FRP/CM年产量已超过日本、西欧,仅

4、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打下丰厚的原辅材料基础  (一)增强材料  1.玻璃纤维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大陆还是玻璃球坩埚拉丝,能耗高、产量低、质量均匀性差,不能生产高Tex的直接无捻粗纱,薄毡、短切毡均无,方格布手糊玻璃钢几乎一统天下。  1986年,我国玻纤窑拉丝生产线在重庆投产,1997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1.5万吨级玻璃纤维拉丝池窑。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在线池窑共56座,年产能逾162万吨。世界上最大的无碱玻璃纤维池窑(10万吨/年)与中碱玻璃纤维池窑(4万吨/年)已于2006年投产。ECR(耐酸、高强度、高电阻无碱玻璃纤维)已在重庆与成都

5、问世。  除传统的中碱、无碱、高强、高模、高硅氧、耐碱玻璃纤维外,还开发了D(低介电)玻璃纤维、镀金属玻璃纤维。  SMC/BMC、连续板材、FW、拉挤、增强热塑性塑料、纺织多种用途的直接/合股无捻粗纱、短切纱、缝编毡、短切原丝毡、连续毡、多南京农业大学招生网轴向织物及电子纱、电子布等品种已能满足市场需求。电子布产能已跃居世界之首,单层和多层3D立体织物芯材已自主研发成功。全球多轴向经编机保有量150台,中国占1/5。  2007年,我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玻璃纤维生产国和最大的电子布生产国。巨石集团产能120吨,雄踞全球首位。  应对我玻璃纤

6、维工业的大幅度成长,荷兰DSM公司2007年9月在上海建成浸润剂厂。  截至2008年10月底,新增池窑12座,产能64万吨。  2.玄武岩连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2003年起步,现已能采用纯天然玄武岩拉制单丝直径5.5微米、连续长度5万米不断头,已研发成功混凝土用筋材、建筑结构补强材、工业用高温过滤毡、汽车尾气过滤材料、刹车片、多轴向织物、3D织物、光纤芯套管等产品,其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达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大陆)玄武岩纤维及制品已出口欧美、日本等国,并销售到我国台湾省。  2007年,我茶油的价格国上海、浙江横店、四川成都、辽宁营口等地生产玄

7、武岩纤维及制品,产量700吨。  3.ACM(先进复合材料)用特种纤维  相比玻璃纤维,我国碳纤维、芳纶纤维的发展令人扼腕。  碳纤维是先进复合材料主要的增强材料,为国民经济与国防等行业所必需。我国与日本同时起步,时间已过去30余年,其间还引进过英国技术,国外对我国技术与贸易封锁,近年尤甚。水平与规模一直上不去,但我国台湾省碳纤维发展很快。  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碳纤维生产已初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线,T700碳纤维生产技术已取得突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已有15家企业生产,应用领域有待进一步开发。  “十五”期间自主研发的聚芳砜酰胺纤维(Polysu

8、lphonamidefiber)耐热性、阻燃性、染色性、稳定性均优于芳纶。  (二)基体材料  1.不饱和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