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75898
大小:68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2
《高三地理双基达标复习测试卷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三十八)中国的人文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读图,回答1~2题。1.造成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海陆分布C.降水D.地形2.图中丙所在省区的农业生产潜力较高,但人均粮食较低,每年需从省外调入大量粮食,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水热组合不好,粮食产量低B.降水丰富,日照不足C.多山地丘陵,人均耕地不足D.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粮食单产低解析: 第1题,甲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乙
2、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低,热量丰富。第2题,丙所在省区是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不宜发展大规模的商品农业,人均耕地不足,虽农业生产潜力较高,但每年需从外省调入大量粮食。答案: 1.D 2.C(2014·宁波模拟)下图表示2009年我国各省汽车产业与市场的空间耦合度。耦合度是指产业系统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若产业与市场发展同步,则耦合度较高;反之,则耦合度较低。读图,回答3~4题。3.2009年( )A.我国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同步发展的都在西部经济地带B.浙江耦合度低是因为浙江汽车消费市场广大,但生产能力相对较弱C.我国西
3、南地区由于经济和交通落后,汽车使用少,导致耦合度低D.从整体看,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很快,各省区的耦合度日趋升高4.依据图示信息,汽车工业布局类型倾向于( )A.技术导向型B.动力导向型C.资金导向型D.原料导向型解析: 第3题,浙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汽车消费市场很大,但空间耦合度低,只能是汽车生产能力较低的缘故。第4题,图中显示西部经济较落后地区耦合度较高,主要是汽车生产能力和消费市场都较差;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耦合度较低,主要是汽车生产能力较差、消费市场较大,或汽车生产能力较强而消费市场较差导致的,所以汽车工业布局与资金关系不大;而
4、能源丰富和原料丰富的地区耦合度普遍较低,则与原料和动力关系也不明显,故倾向于技术导向型。答案: 3.B 4.A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是目前我国最北端的一条高铁。读图,回答5~6题。5.下列关于哈大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经地形区均在东北平原上B.沿途所经河流含沙量大,水土流失严重C.沿线资源丰富,城市以重工业为主D.人口数量大,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华北地区6.建设哈大高铁的积极影响有( )①分流部分哈大铁路客源,有效缓解哈大铁路运输压力 ②拉大东北主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③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④对巩固国防和稳定边疆地区起
5、到决定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 第5题,大连在辽东半岛南端,辽东半岛地形以丘陵为主,不属于东北平原,故A项错误;东北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故B项错误;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沿线城市大多属于资源型城市或机械加工型城市,重工业所占比例较大,C项正确;东北地区开发历史较短,地广人稀,其人口密度小于华北地区,故D项错误。第6题,哈大高铁建成后,该路线将专门用于旅客运输,能有效地缓解哈大铁路原有的客、货混运状况;将大大缩短东北地区主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对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十分重
6、要的意义。答案: 5.C 6.C(创新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据此回答7~8题。7.图中南港重工业区在布局时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B.交通C.人才D.环境8.图中各功能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从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先进制造业产业区 ②南港重工业区 ③滨海高新区④临港工业区A.②④①③B.②③④①C.④①③②D.①③②④
7、解析: 第7题,南港重工业区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的污染较小。第8题,重工业区耗能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大;临港工业区耗能其次;先进制造业产业区耗能和排污量较小;滨海高新区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区,耗能和排污量最小。答案: 7.D 8.A目前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建设已经进入“跑道”,即将“起飞”。在江苏省经济发展平稳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经济继续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经济运行呈现出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苏北乃至江苏省的地位都呈稳定上升之势。读东陇海产业带在我国铁路交通要线中的位置图,回答9~10题。9.东陇海线产业带已经成为
8、苏南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带,其中从苏南转移来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服装业B.电子信息产业C.高新技术产业D.金属冶炼业10.下列有关协调沿东陇海线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举措,可行的是( )A.转变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