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册课时学业水平达标检测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景仰(yǎng) 显宦(huàn)戊戌政变(wù)叱咤风云(cì)B.启迪(dí)莅临(lì)迥乎不同(jiǒng)风和日丽(hè)C.趣味(qù)秃头(tū)步履稳健(lǔ)风神潇洒(xiāo)D.谦逊(xùn)激亢(kàng)沉着有力(zhuó)大汗淋漓(lín)解析:A项,“叱”应读“chì”;B项,“和”应读“hé”;C项,“履”应读“lǚ”。答案:D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1)为官很难,因为要想干好事业就要 ,倾注心血,甚至要加班加点,日夜操劳。 (2)今年因天气影响,双季槐大面积减产。技术人员为此 ,正在积极寻求科技突破。 (3)我省200余家老字号,除少数几家著名品牌外,近七成生存困难, 。 A.煞费苦心 惨淡经营 殚精竭虑B.惨淡经营 殚精竭虑 煞费苦心C.殚精竭虑 煞费苦心 惨淡经营D.煞费苦心 殚精竭虑 惨淡经营解析:“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费尽心机。“惨淡经营”是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答案:C3.下列各句中
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考察中国国情可以预见,中国今后的民主法制建设不太可能全盘引进西方理念,而更可能采取立足民生、务实渐进,逐步实现制度的进步和升级。B.近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不断发出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警告:2014年全球饥民人数已高达10亿之巨。C.在城市建设中,既要有超前意识,又要从保持城市个性、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立场出发,秉持循环经济的理念和依法治理的要求,建设和规划。D.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解析
4、:A项成分残缺,“务实渐进”后面应加“的方式”;B项“高达”与“之巨”重复,删去“之巨”;C项语序不当,“建设和规划”应为“规划和建设”。答案:D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 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①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于有缺陷,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余地。②但是实含有至理。③假如世界是完美的,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④这话表面看去,不通已极。⑤人生最可乐的就是为改变而努力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⑥世
5、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到创造成功的快慰?A.③⑤⑥①④② B.④②③⑤⑥①C.③⑤④②⑥①D.④②③⑥①⑤解析:④②衔接密切,④承题干首句,②启下;③⑤⑥①是对“至理”的阐释。其中③⑤是一假设,一实际,正反论证关系;⑥①是一问一答,设问关系。⑤句中提到“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⑥句紧承设问;①句和题干最后一句联系密切。答案:B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帅 彦提起梁实秋,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与抗战无关论”之类的名称,想到他与鲁迅,与左翼文人之间的争论和恩怨。如果我们抛
6、开这些,而以一个客观的立场来衡量他,就会发现一个与我们的成见不一样的梁实秋。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他们一个深刻,一个通达;一个锐敏,一个温煦;一个忧郁沉痛,一个旷达潇洒;一个终生与现实苦斗而身心疲惫,一个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梁实秋晚年曾云:“曳杖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诚如此言,梁实秋一生淡泊名利,胸襟洒脱,对人生,他总是保持着一种充满智慧的微笑,而且,一直笑到最后。梁锡华在《一叶知秋》中评论他说:“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
7、。”而余光中对他的印象是:“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他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他出生、成长于北京,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古老中国在情感上具有一种亲切感。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是美式教育,后又赴美留学,但他骨子里却还是中国化的。然而,恰是这个最具“中国性”的作家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1987年11月,梁实秋病逝于台北,遵照他“觅地埋葬,选台北近郊坟山高地为宜,地势要
8、高”的遗嘱,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梁夫人透露说:“为的是让他能够隔海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此时,让人不禁想起那千古名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既惜且悲,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