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与佛学看因果观

从科学与佛学看因果观

ID:1524075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2

从科学与佛学看因果观_第1页
从科学与佛学看因果观_第2页
从科学与佛学看因果观_第3页
从科学与佛学看因果观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科学与佛学看因果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科学与佛学看因果观引言  为了解因果究竟是甚么,我们将在下面作广泛的探讨。在科学时代的今天,我们也要从科学的观点,去看因果的含义。就学佛的人而言,佛法是十分注重因果律的。不单如此,佛法有世间法(有为法)及出世法(无为法)二部分,我们就从世(间)、出世间两方面都去作些考虑。在这些检讨考虑之后,我们将作一个撮要,说明善与恶的理念,最后再对善恶报应作一简单的结论。 一、宿命论的简义  所谓宿命论(Fatalism),是指现在这一世的生命发展及变化都是前世注定的。所以,很多人信算命。而且,在有不幸事故之后,常常以”命里如此”而得心安,这的确是宿命论具有实用值之处。俗言”听天由命”,很多善良

2、的人,就是靠所谓”天命”或”命运”在安定中生活,确有它的道德价值在。  宿命论的人生观,是一种决定性(Deterministic)的人生观, 而决定这一世的因素,却是前一世的一切。前世的一切,我们显然不清楚是些甚么,所以这种理论不可能有不变的预期值。喜欢算命的人,常常喜欢”改运”;命上缺火的人,小时候取名字,长辈常常在名字上用火字或火字旁的字。其实,这种改运、补运的行为,已经表示宿命论不是一定。因为既然可以改运,就已经是非决定性(Indeterministic)的人生观了。二、因果律的简义  所谓因果律,表示任何一种现象或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即”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种瓜得瓜,种豆

3、得豆”之意。这与宿命论截然不同。这一世的生命发展,可以由不同的努力(即种不同的因),而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果)。俗云”事在人为”、”人定胜天”,就是这种因果看法的说辞。   佛家最注重因果。辟支佛修证的十二因缘法,可说是因果律中最深入内心的一种理念。但佛家果律特别著重”缘”这个字,即所谓的”因、缘、果”。有”因”无”缘”,仍不能成”果”。例如,种子为因,空气、阳光、水分等为缘,开花结果才为果。换句话说,”因”能不能发展为”果”,要看客观环境条件来决定。从”因”到”果”要看机会,不一定会出现”果”,它是有机率性的。  如”因””果”中间的”缘”十分简单,简单得趋近于零,则这种因果律是

4、一种决定性的因果关系,可以包含宿命论,不过它只是特例而已。如”缘”十分复杂,这种因果关系可以是机率性的(如前段的例子)。宿命论中的改运、补运等作法,可以看成是在”缘”字上下功夫,以趋吉避凶,不让恶果出现。算命师、看相师是用宿命论来作推算,实际上就是用因果律的理念作改运等修正。 三、科学界的决定性理论  谈到科学界,我们可以物理学的内涵来作考虑。在古典物理中,一物理现象总是有必然的、决定性的因果关系存在。例如,我们手中拿一颗石头,我们一松手它就自由下落,落到地面某处一定的位置。在这”因”(松手放它)与”果”(掉落到地面某确定位置)中间的连系,是由大自然中的物理定律所支配在这个自由落体的

5、因果中,自然定律是牛顿的万有引力或地心吸力定律。   如果比较一下日常生活与科学上的因果律,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科学上的因果,有十分明确的因果关系,即是大自然的自然定律;生活中谈的因果,则没有十分严密明确的因果关系,更不易用数学公式写出来,甚至常常在因果关系中掺杂著心理的因素,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上,也有很大的出入。  一定的因,会导致一定的果,表示因果关系是决定性的。这是古典物理的要求。但古典物理中有统计物理的部分,这时的因果关系是属于统计性的。在古典统计物理内,通常考虑很多个相同的系统,虽然我们有一定的因(起始条件),但后来的果却是机率性的,而不是决定性的。 四、科学界的机率性理论  

6、上面一段已经谈到了机率性的因果关系,但仍局限于古典统计物理的范围,其根本来源应该是我们所考虑的系统无法作到真正隔离系统;而且观察所需的时间不能是无穷小,在这时段内,我们只能观察到某物理量的平均值。因此,严格说来,因果关系虽然是机率性的,但因与果间的物理性质仍是决定性的。  现在让我们谈谈量子物理(非古典物理)的机率性因果律。这种因果关系,根本上就是机率性的(Probablistic),表示因果间的物理性质具有机率性的特徵。举例来说,我们掉落一颗石头,是决定性的因果关系,已如前述。但如果所掉落的,不是石头,而是质量很小的电子,那么这种属于”微观”世界的物理量,会出现”波”的性质,于是就

7、有”测不准原理”等现象发生;它的掉落路线不能确定,更不用说它落到地面的位置了。这时,因果律本质上就是机率性的。这与前述统计式的机率性,在观念上完全不同。因此,严格讲,物理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受著波动式和统计式双重机率性的管制。(详参作者的《物理与佛学》,慧炬文库五○一六)。   这里面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存在。石头只是比电子重若干倍,何以有这么大的差别?其实,石头也是有波的性质,只是我们不容易察觉而已。因此,最正确的因果律,应是微观性的机率性的因果关系。只是在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