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36961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浅析应收账款风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应收账款风险【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者的短期逐利行为以及内部激励机制不规范等导致应收账款的产生。而应收账款会造成企业流动资金吃紧,坏账增加等等,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企业应加强事前防范和事后控制,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信用标准;信用额度;风险管理;应收账款抵押;应收账款出售 众所周知,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赊销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形成的应收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的风险与应收账款的规模成同比例增长,企业利用商业信用实现的销售额越大,承受的应收账款风险就越高。因此,增强风险意识,对应收账款
2、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定防范措施,是现代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高低能够反映出企业管理层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效率。 一、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企业中应收账款已经占流动资产的40%-50%,而且逾期一年以上的账款占很大的比例。归纳起来,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市场竞争因素 1.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尚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大部分产品是以买方市场为主,企业不得不以赊销或延期付款等方式来提高市场占有率,于是应收账款由此产生。 2.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
3、款的时间不一致。一般来讲,发货和收到货款往往不能同步进行,货款结算需要时间,结算手段越落后,所需时间越长,企业只能承担由此引起的资金垫支而形成的应收账款。 3.减少存货的考虑。企业持有存货,相应的要追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开支,尤其是那些大量产品积压的企业;相反如果企业把存货变成应收账款则能够节约各种支出,减少存货风险。 (二)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为了扩销,某些企业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对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
4、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而成为应收账款增加的主要原因。 (三)企业财务管理监控体系落后5 某些企业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常常采取工资按销售额提成,而不是按应收账款回收额提成。于是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大量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无人管理,产生大量的拖欠和呆账坏账,却无法分清是销售人员还是财务人员的责任。于是,部门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推卸责任,导致管理真空,账龄老化,难以催收。 (四)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部分会计人员思想和业务素质不高,难以尽快地掌握新准则和相关政策。表现
5、为错误记账,而平时又不对账,使错误不能及时发现,导致收入虚增,应收账款虚增;有的会计人员为了配合经营者操纵利润而故意虚增应收账款,甚至还有一些不法会计利用客户不要收据,将收回的应收账款现金放入自己的腰包;还有一些财会人员被业务人员的小恩小惠所迷惑,不能理直气壮地监督,使会计的管理与监督职能大打折扣,致使一些应收账款长期被拖欠。 二、应收账款风险带来的危害 应收账款风险是指由于应收账款被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的坏账损失、资金成本和收账费用等增加而为企业带来的风险。具体而言,应收账款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费用的增加
6、应收账款存在,自然就会发生相应的收款费用、利息支出和税金等。因为应收账款可以带来销售收入,但这并没有带来现金,反而会增加流转税的支出;应收账款产生了利润,但并没有以现金的方式实现,而缴纳所得税则必须按时以现金支付,这样所得税支出也会增加。假如这笔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对企业来说,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资金周转不良 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领域,致使企业现金短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三)呆账 企业应收账款的发生,必然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在这些应收
7、账款中,不是所有的应收账款都能够收回,企业必然要承担呆账的风险,呆账的存在和发生会给企业带来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创伤。 (四)伤害了企业商业信誉 应收账款是一个资金无底洞,因为它的存在,导致企业面对优质客户的需求也无法组织生产,新签合同不能兑现,减薪、裁员、缴税记录以及在银行的还款记录都会对企业商业信誉造成伤害。 (五)贴点换钱应运而生 某些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为了求得生存,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不得不借助一些私营企业的“灵活”手段,将应收账款以15%~25%的巨额损失换钱。此举虽然暂时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但却扰乱了正常的
8、金融秩序,甚至助长了腐败之风,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5 三、应收账款风险的事前防范 为了减少或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笔者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