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35420
大小:28.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糖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糖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中经络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血脂、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关系。方法回顾315例急性脑梗死中经络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各型患者血清胆固醇(TC)、血糖(Glu)含量与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患者中风中经络证型与性别、年龄、血糖及血脂的关系。结果阴虚风动证的患者胆固醇基本正常,而其他证型存在胆固醇升高,其中,痰热腑实证最高,气虚血瘀证次之。不同分型血糖与正常组对照,阴虚风动证较正常组高,有统计学意义,其他4组与正常组比较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C与痰瘀气虚密切相关,血糖与气虚血瘀密切相关。【
2、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血脂;血糖;相关性 近年来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高脂血症、糖尿病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1],糖尿病的代谢紊乱促进动脉硬化,血液黏稠性增加,因此使脑血管病发病率尤其是脑梗死增加2~6倍[23],本研究通过急性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与血脂、血糖水平相关性研究进一步明确高血糖、高血脂是否是预示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标志物及血脂、血糖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5 本研究全部病例均为我院2004年3月~2006年12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中经络)患者315例,为治疗组,男170例,女145例,平均年龄(65.30±11.47)岁;均经头颅CT或MRI证
3、实为急性脑梗死,病程少于2周。正常对照组30例,均为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3±11.9)岁。 2研究方法 2.1检查方法抽取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mL,3000r/15min,SysmexCHMEX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原装试剂测定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 2.2诊断标准中医证候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风中经络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风痰瘀阻、气虚血瘀、阴虚风动、风痰火亢、痰热腑实5型。西医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4]。 2.3统计学分析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3.
4、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5 3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不同证型中血糖、胆固醇及年龄、家族史水平比较,见表1。 表1对照组与治疗组不同证型中血糖、胆固醇及年龄、家族史水平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与阴虚风动、气虚血瘀、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血脂异常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已被证实[5]。脑动脉硬化是脑血管意外的病理基础,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脂代谢紊乱。而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痰浊的范畴。已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占糖尿病并
5、发症的首位5,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6]。研究显示糖尿病所致糖、脂肪和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尤其是当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使糖化血红蛋白增高导致组织缺氧,而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等的糖化则可导致血糖黏度增加,自由基产生增多,导致脑梗死[7]。长期高血糖可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和红细胞聚集力增加,引起代谢紊乱,使血液黏滞,血流缓慢,同时损伤血管内皮进一步导致脑缺血缺氧,功能受损而发为脑梗死。中医认为高血糖缠绵难解,日久不去,一方面导致中焦脾胃运化失权,加之肥甘厚味内外相合而酿湿生痰;也可因阳气亏虚,水津不化聚而成痰。另一方面高血糖蕴积不解,损伤气血致气
6、虚推动无力,血行不畅,可蕴成瘀;痰瘀互结成为中风发病的重要病理机制。 本研究表明TC与痰瘀、气虚密切相关,血糖与气虚血瘀密切相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脑梗死与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基础研究发现,高水平TC能致脂质沉积、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狭窄。因此,对于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应重视其血糖、血脂的变化,可能对保护血管内皮、预防脑梗死、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致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曹克光教授、薄敏敏博士。【参考文献】 [1]姜晓峰,王雅杰,温洁.脑梗死患者的血脂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4(1):45. [2]ChukwumaCS,TuomilentoJ
7、·Diabetesandtheriskofstroke[J].JDiabetesComplication,1993,7(4):250262. [3]LehtoS,RonnemaaT,PyoralaK,etal.Predictorsof5strokeinmiddleagedpatientswith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J].Stroke,2003,34(6):143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