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31835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初中物理物质有效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物质”有效教学策略》网络学习作业郧西城关镇中李赋清一、学习与思考1、初中物理为什么要引进“物质”这部分内容?答:初中物理为什么要引进“物质”这部分内容,因为《标准》指出“各种物体、微粒和场,都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着的物质。‘物质’所涉及的科学内容,多数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密切相关,与新材料的发展前沿相联系。学习这些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在3—6年级科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而且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2、“物质”这部分内容大致分为(1)第一类是对于身边物质的初步认识,学习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2)第二类是对于物质结构和物体尺度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由
2、于尺度太小或太大,人类缺少直接经验,因此应注意科学方法的运用;(3)第三类是和当前蓬勃发展的材料科学相联系的,学习中应该注意体会科学·技术·社会(STS)的关系。”。3、“物质”主题含有四个二级主题:(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2)物质的属性(3)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4)新材料及其应用4、人教版教材“第四章物态变化”的知识体系编排有什么特点?这样编排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帮助?答:人教版教材“第四章物态变化”的知识体系编排特点是:注重从日常生活最密切的物理现象入手,以科学探究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给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提供空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
3、中增强学习兴趣。二、案例分析:5.下面是两位教师教学“体温计”的教学片段,请你认真阅读后,简要回答材料后面的问题。教学课例1:“体温计”教学片段:请大家拿出温度计,读出自己的体温生A:(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我的温度计的示数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下降)生B:(手中拿的是体温计)我的体温是(注意单位)师:手中拿体温计的同学心里平衡多了吧!其中的奥秘在何处呢?生C:我发现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在弯管处的水银断开了。师:这正是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也能读出温度的奥秘。那么,如果另一个同学也想测量一下自己的体温,能否马上就拿过来使用呢?生D:我在医院里看见医生测量体温之前要甩动体温计
4、,所以我们也要甩一下再测量。师:对。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挤到直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体的温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下去。师:学习了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后,让我们一起来测量这杯热水的温度!请同学们把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以正确的方法同时放入热水中。(此时,手拿体温计的同学可能会犹豫,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大家勇敢地尝试)生:哎呀!我的体温计坏了。师:坏了就好啊!从中大家能获得什么启示呢?生B:温度的测量不能超过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的教学课
5、例2:“体温计”教学片段:体温计(多媒体出示并板书)我们家庭中和医院常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体温计图片、思考并提出问题。多媒体出示:体温计挂图学生分组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生1]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生2]体温计的构造有什么特点?[生3]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实验室用体温计不可以,为什么?[生4]为什么使用体温计先要甩甩?教师进一步根据问题引导大家观察讨论来得出结论。学生总结:(1)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玻璃管非常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
6、水银柱会有明显变化,因而更精确。(2)读体温计示数时要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重新用体温计时,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温度不准确.这是两位教师关于“体温计”的教学片段,对这两位教师的教学你有何看法?谁的教学更精彩?为什么?答:我认为课例1教学更精彩,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生活教育的基本理念,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一、课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学生创设了
7、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才能的教学情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设计选材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强调学生情感体验,并注意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升华为学生的追求。三、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设计通过“合作实验”、“共同探究”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四、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总之,这一篇教学设计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6.如果要求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