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12105
大小:27.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34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34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4例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病人随机分为川芎嗪组与复方丹参组,分别静脉点滴,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结果:川芎嗪组总有效率为94%,复方丹参组为76%,两组疗效经χ2检验分析,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关键词:颈性眩晕;川芎嗪注射液;临床观察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复杂,主要与椎动脉痉挛或颈部反射异常有关。自1999年,笔者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本病34例,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做比较,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以眩晕为主
2、要症状的64例患者,均在市级医4院做头颈部X片、脑血流图、CT检验,至少2项检查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眩晕反复发作、视物旋转、摇晃感、站立不稳,常因头位改变诱发或加重,可伴眼球震颤、恶心呕吐症状。部分有耳鸣、听力减退。随机分为川芎嗪组34例,其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45~70岁;复方丹参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50~7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上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两组在一般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B、谷维素、尼莫地平),川芎嗪组用川芎嗪注射液160~2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1日1次;复方丹参组用复
3、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1日1次。均以5天为1个疗程,并密切观察,记录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并做统计学分析。3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两组治疗5天后,对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的改善程度作评价。显效:主要临床表现消失;有效:视物旋转、浮动、站力不稳消失,无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仅在行走或头部大幅度运动时有轻度倾斜感或发作;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3.2结果43.2.1疗效比较治疗5天后,川芎嗪组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复方丹参组显效7例,有效16例,无效7
4、例,总有效率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02,P<0.05)。 3.2.2不良反应川芎嗪组2例(6.1%)因静滴速度过快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经减慢静滴速度后上述症状消失;复方丹参组3例(10.3%)出现头部胀痛,减慢滴速自行缓解。其余均无异常发现。4讨论在眩晕的病因中脑血管病变最多见,占88%,其中又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多,占75%〔1〕。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受来自星状神经节所形成的交感神经丛所支配,本病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该神经兴奋引起椎动脉痉挛,从而造成脑干前庭系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以致发生眩晕。川芎嗪注射液(Ligus-trazineHydrochlorid
5、eInjection)是从中药川芎中提取的生物碱,其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它是一种新型的钙离子拮抗剂〔2〕,能阻止钙离子跨膜内流,抑制小血管平滑肌痉挛,减少氧自由基和血栓素A24的形成,从而减轻组织细胞缺血,促进脑和内耳迷路循环功能的改善,消除眩晕;它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阻止因细胞内钙离子过载所引起的细胞水肿、坏死、凋亡和死亡等功能,能有效改善微循环〔3〕。复方丹参注射液中含丹参和降香。丹参为抗血小板物质,复方丹参可以抑制血小板合成前列腺素,从而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降低红细胞表面负荷,抑制微血栓形成,改善脑循环。本文结果表明,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明显优于
6、复方丹参注射液,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疗效满意,而又经济、安全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董佑忠.眩晕综合症90例分析[J].中华神经精神病学杂志,1998,21(5):200.〔2〕张庆利,钱爱华.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1999,20(4):509-511.〔3〕戈继业,张振岭.川芎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0):638.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