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诊治评述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诊治评述

ID:15203773

大小:3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2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诊治评述_第1页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诊治评述_第2页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诊治评述_第3页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诊治评述_第4页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诊治评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诊治评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诊治评述【关键词】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疗法;综述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由于目前无法明确上呼吸道相关的咳嗽是否全由鼻后滴流直接刺激或炎症刺激上呼吸道咳嗽感受器引起的,因此,2006年美国咳嗽诊治指南建议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替代原称“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1-2],已受到呼吸学界的高度关注。兹结合临床对UACS中医诊治近况作一评述。  1中医病证归属  UACS多有慢性鼻炎史,临床除有咳嗽、咳痰表现外,常有鼻塞、流涕、咽痒、咽喉部有黏液附着感、鼻后滴

2、流感,或有频繁清嗓动作等症状[2]。中医古籍虽无UACS的记载,但其相关临床特征在中医学中“咳嗽”、“鼻窒”、“鼻渊”、“鼻鼽”、“喉痹”中有所记载。因此,有关UACS的论治方法大多散在上述中医学病症中,但进一步分析和验证临床,这些病症的论治方法尚不能准确反映UACS的证治规律。由于本征除咳嗽外,还有鼻塞、鼻涕、喷嚏等鼻症,以及同时表现的咽部症状,一般没有明显的外感寒热表证,也并非能单纯用痰湿、痰热、肝火所能清楚解释。因此,传统的咳嗽病尚不能体现UACS的确切内涵。而“鼻窒”、“9鼻渊”、“鼻鼽”、“慢喉痹”只能反映鼻、咽(喉)局部的特征,也不能体现UACS全貌。而“喉源性咳嗽”系因咽喉

3、疾病所致,其主要症状是以咽痒如蚁行及异物痰阻咽喉之不适感而干咳为主,其特点是:①咽喉作痒之后即作咳,咳时很不爽快,而且连续阵发性地咳嗽,除非饮水,否则咳无休止,并且无痰;②病程漫长,有数月之久,甚则数年;③咳时患者也感咳的起点在声门之上;④每日常发作数次,严重者可在1h内咳多次[3]。从解剖结构来说,本病似属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范畴,但其临床特征并不等同UACS。  至于现代有称“鼻源性咳嗽”[4-5]者,因鼻部疾病种类繁多,由其所致合并症并不一致,如有因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鼻腔疾病鼻后滴流所引起[5],验之临床,该提法似较符合UACS的临床表现,但临床上也常见过敏性鼻炎合并过敏性哮喘的病

4、例[4,6],故“鼻源性咳嗽”提法较为笼统,内涵界定欠清,并不能确切反映UACS的临床特点。因此,笔者认为确立新的中医病症名并无必要,可以沿用现代医学之病名,目前应紧紧围绕UACS的临床特征,以循证医学方法,界定其具有明显病位(鼻、咽喉)特征的确切内涵和病症规律才是当务之急,以防误诊误治和认识上的偏差。  2病因病机9  目前,中医针对UACS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关研究多散在“鼻后滴流综合征”和“鼻源性咳嗽”之中。如林氏[5]认为,“鼻源性咳嗽”多因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鼻腔疾病所引起,其病因为风、湿、虚,病位在肺、脾、胃,病机为风邪犯肺,肺失清肃,结滞鼻窍;或脾胃湿热,湿热邪毒循经上蒸

5、,聚于鼻窍;或肺脾气虚,肺脾丧失肃降和运化功能,致湿浊停聚鼻窍,浊涕不断。晁氏[7]则重视风邪致咳,认为“风咳”9不同于风寒、风热或风燥,一些临床表现比较平和,具有风证的独特表现,乃以咳嗽为主,但多无痰或少痰,常伴有鼻塞、流涕、鼻痒,有时咽与气管部位痒感,痒即引发咳嗽不断。何氏[8]也认为,鼻居头面中央,为阳中之阳,是清阳交会之处,易为风邪所伤,鼻后滴漏型慢性咳嗽应重视风邪致病。刘氏[9]认为,过敏性鼻窦炎性久咳多有内为正气虚弱,外为风寒束肺,导致肺气失宣,鼻窍不利的病变特点。而吴氏等[10]认为,PNDS乃邪客肺卫,留而不去,或内外合邪,郁积生热,阻(炼)津为痰,壅遏鼻窍,阻碍经气,或

6、兼气滞瘀生,痰瘀结聚,留于鼻咽。郑氏等[11]认为,UACS本由咳嗽迁延日久不愈而成,属风燥外感或内伤,热毒壅积,邪热伤阴,阴虚内热,加之日久不愈,心情不畅,长期郁积,最终致气机失畅,形成有形之痰或瘀而病成。陈氏等[12]认为,PNDS多病程迁延,久咳伤气,临床以肺虚邪滞证为多见。邵氏[4]认为,由鼻炎引起的咳嗽其证多属脾虚失于运化,痰湿内聚上扰,日久化热,郁结于内。史氏[13]认为,本征有明显的病位(鼻、咽喉)特征。本病虽有鼻源性、咽喉源性不同病因,却有风痰留伏、咽喉不利、肺气上逆的共性病机,则可出现化热、瘀阻、损津化燥的演变。病因于鼻者,多风邪犯肺,可兼现风寒、风热、湿热之证;病因于

7、咽喉者,多风痰蕴结,易于燥化,也有风痰、郁热、阴伤、瘀阻之象。由于病变涉及外窍之鼻和少阴门户(咽喉),故本征也易形成寒热错杂(外寒里热)之证,反复久延,易于伤津耗气,也可出现虚实夹杂之机,这既是本征反复难愈之因,也是与传统外感咳嗽相异之处。  3治疗方法  3.1辨证论治林氏[5]分3型论治:①风邪犯肺证,治拟疏风通窍,方用苍耳子散加减。②脾胃湿热证,治拟清脾利湿通窍,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鼻塞严重、咳嗽脓痰多者加用杏仁、枇杷叶,脓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