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ulafoy病17例临床分析

dieulafoy病17例临床分析

ID:15195781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dieulafoy病17例临床分析_第1页
dieulafoy病17例临床分析_第2页
dieulafoy病17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dieulafoy病17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Dieulafoy病17例临床分析【关键词】消化道出血;Dieulafoy病;血管栓塞  Dieulafoy病多见于男性中老年患者,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消化道大出血原因之一。临床少见,易致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救治,预后极差。我们收集了我院2000—2006年住院病人17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7例患者均表现为呕血、黑便伴或不伴休克,出血前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46岁。入院时血红蛋白浓度40~70g/L。出血量1500~4000ml,平均2600ml。  12方法17例均行急诊内镜检查,发现病变立即局部喷

2、洒去甲肾上腺素,然后在出血血管周围选3~4点,缓慢注射无水乙醇02ml。  2结果  21胃镜所见17例患者行急诊内镜检查,均发现出血部位血管裸露,呈喷射状出血。其中胃体上部9例,胃底4例,胃体中部3例,胃窦小弯侧1例。  22治疗结果17例中有11例经内镜下直视治疗后出血停止,6例注射无效行急诊手术治疗。  3讨论  3  Dieulafoy病又称胃黏膜恒径动脉出血,多发病突然,病前常无症状或诱因,呈间歇反复呕血和(或)黑便,或者出现异常凶猛内科治疗无效的消化道大出血,短期内可致失血性休克,约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2%[1],在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由于黏膜血

3、管先天成或后天畸形和行走异常所致[2]。正常情况下进入胃的动脉由外向内分支逐渐变细,黏膜下小动脉直径约为012~02mm[2]。进入黏膜下的小血管不逐渐变细而保持恒定的直径,就形成所谓的恒径动脉,直径达正常的15~20倍,常通过一孤立微小黏膜缺损突出于黏膜表面,一旦破裂就形成消化道大出血。血管口径恒定这一变异的结果就是该病的病理基础[3]。故其组织学上黏膜缺如和相应部位黏膜下动脉恒径为其两大特征,周期性大出血为其临床表现。本病的内镜下特点:可见破裂血管呈鱼嘴样突出于黏膜表面或仅呈小于1cm局部凹陷、黏膜缺如或溃疡,多位于距贲门以下6cm以内[4],中央有搏动性出血。如在出血静止

4、期,可仅见一小红色隆起或小血凝块,去掉血凝块可见小血管搏动性喷血。Dieulafoy病常由非甾体消炎药的使用、吸烟、饮酒、胆汁反流等促进胃黏膜糜烂缺损发生。本病诊断十分困难,容易漏诊、误诊。本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治疗、血管栓塞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方法。内镜下治疗包括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无水乙醇、硬化剂、止血夹及高频电凝、热探头烧灼等,其中局部注射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疗效确切等优点,临床上普遍使用[5]。 3【参考文献】  [1] 何利平,伍璇华,李建党.内镜诊治Dieulafoy病七例分析[J].中华内镜杂志,1997,14(1):5051.  [2] 李仲孝.消化系危重症的诊断

5、和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359361.  [3] 程留芳.消化系统疾病病案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314.  [4] 周宁,刘合琴.Dieulafoy病[J].中国内镜杂志,2001,7(6):3132.  [5]俞洁贞编译.迪厄拉富瓦病变[J].国外医学消化系统疾病分册,1994,14:9496.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