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疗效观察

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疗效观察

ID:15195225

大小:27.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疗效观察_第1页
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疗效观察_第2页
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疗效观察_第3页
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疗效观察_第4页
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疗效观察【摘要】中枢性高热因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解热药难以对其产生影响,而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利用传导及蒸发的散热原理,对高热患者给予局部及全身物理降温,是处理中枢性高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关键词】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疗效中枢性高热是由下丘脑、脑干及上颈髓病变或损害,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导致的发热,体温骤升至40℃以上,持续数小时、数日。高热可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造成颅内高压,加重脑细胞损害,使机体代谢增加,加速器官衰竭,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不但能

2、取得较好的降温效果,而且对防止或减轻多器官功能损害极为重要。我科对30例确诊为中枢性高热的患者,其体温均在39℃~42°C,采取物理降温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1岁~82岁,平均年龄63岁。脑血管意外21例,重型颅脑损伤7例,脑肿瘤1例,病毒性脑炎1例。其中,经局部冷疗法后,有6例患者体温降至37.5°5C以下;加用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后体温降至37.5°C以下者有20例;顽固性高热4例,经静脉低温输液后,体温均降至37.5°C以下。  2物理降温措施  2.1局部冷疗法  2.1.1头

3、置冰帽  为患者戴上冰帽,患者后颈部、双耳外面和接触冰块的部位垫以海绵垫,以防止冻伤。因为,中枢性高热体温分布不均匀,躯体及头部温度高,而肢体温度不高,所以头置冰帽,可直接降低脑局部温度,从而减少脑细胞耗氧量,起到脑保护作用。头置冰帽期间,要注意观察头部皮肤变化,每10min查看一次局部皮肤颜色,尤其注意患者耳廓部位有无发紫、麻木及冻伤发生,注意心率变化,有无心房纤颤、心室纤颤与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2.1.2大血管处置冰袋  将空可乐瓶盛满凉水,放在冷冻室内冰冻,当患者出现中枢性高热时,可把已结冰的可乐瓶装在布袋内,然后放在前额、颈

4、部、腋窝、腹股沟及腘窝等血管丰富处,每次放置时间不超过305min,以免局部冻伤或产生继发效应。使用冰袋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  2.2全身冷疗法  2.2.1温水擦浴  取32℃~34°C温水,暴露擦拭部位,以浸湿的纱布垫包裹手掌,自颈部外侧沿上肢外侧擦至手背,自腋窝沿上肢内侧擦至手心,自颈下肩部擦拭全背部至臀部,然后穿好上衣,脱去裤子,自髋部沿下肢外侧擦至足背,自腹股沟沿下肢内侧擦至内踝,最后从臀下沟沿下肢后侧擦至足跟,边擦边按摩。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处稍用力擦拭,并延长擦拭时间,以促进散热。禁忌擦拭胸前区、腹

5、部、后颈部、足心部位,因这些部位对冷刺激比较敏感,易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擦拭过程中注意为患者保暖,0.5h后测体温。  2.2.2温热乙醇擦浴  取25%~30%乙醇41℃~43℃,操作步骤同温水擦浴。乙醇是一种挥发性液体,热乙醇挥发更快,擦浴时在皮肤上迅速蒸发,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并刺激皮肤血管扩张,因此,机体散热增加,降温效果更强。乙醇温度高于皮肤2℃~3°5C,有利于血管扩张,血流增快,皮肤表面温度增高,汗腺分泌增加,毛孔增大,带走大量热量。  2.2.3静脉降温法  对个别顽固性高热,可给于静脉输注低温液体,

6、有效率100%。可将0.9%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置入冰箱降温至0℃~10℃时取出,用保温套包裹。50岁以上及小儿患者输入5℃~10℃500ml液体40滴/min,其余年龄输0℃~4℃1000ml液体60滴/min,输注时需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心电监护,测体温1次/10min,若收缩压低于100mmHg(1mmHg=0.133kPa)或者体温降至37.5℃以下时,应停止冰水输液。  3讨论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当该部位受损,可导致中枢性高热。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解热药难以对其产生影响,故中枢性高热时用抗生素及解热剂一般无效。正常情况下

7、,体温处于相对恒定状态,体温不因外界气候改变而有差异有显著性,而中枢性高热患者因体温调节机能障碍,对外界刺激不能随时调节,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1]。因此,利用传导及蒸发的散热原理,对高热患者给于局部及全身冷疗法,不但能取得较好的降温效果,减轻对原发病的损害,而且可降低脑细胞和全身的基础代谢率(体温降低1℃5,可使代谢率降低5%~6%),从而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脑细胞损害,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保护血脑屏障,防止或减轻了机体由颅脑损伤引起的多器官功能损害。【参考文献】  [1]常玉霞,李淑彬.中枢性高热患者的护理体会[

8、J].长冶医学院院报,2007,22(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