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分析

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分析

ID:15190523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分析_第1页
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分析_第2页
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分析_第3页
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分析_第4页
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分析作者:韦树杰,何生玲,覃立耿,黎勤鸿,黄毅【关键词】跟骨骨折;钛钢板;内固定跟骨骨折在跗骨骨折中最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波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占跟骨骨折的75%[1]。由于跟骨外形及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治疗不当常遗留足跟痛、创伤性关节炎、扁平足及足跟变宽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致残率高达20%~3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内固定材料的改进,我院自1999年~2007年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取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8例,女

2、4例,年龄18~59岁,平均34.6岁;均为高处坠落伤;右足17例,左足15例,其中双足2例;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3例,Ⅲ型19例;手术均采用外侧切口可塑形解剖跟骨钛板内固定。  2.手术方法7采用硬膜外麻醉,上气囊止血带,侧卧位,患侧在上。均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自外踝上与跟腱之间,下行至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相交处,呈弧形向前直至第5趾骨基底部连线上,此时注意保护腓肠皮神经。沿切口锐性切开软组织,直达骨外侧壁骨膜,并行骨膜下剥离,显露整个跟骨外侧壁、距下关节及跟骰关节。必要时可将外侧壁骨折块掀起,用骨膜剥离器将塌陷的后关节面撬起复位,用巾钳夹住跟骨,

3、使其内翻,并向下向后牵拉,以暴露距下关节,直视下观察复位情况及关节的平滑度,必要时用手自两侧挤压跟骨,恢复跟骨的宽度、高度及长度。对于复位后有骨缺损较大者取髂骨常规植骨,用克氏针将骨折块与内侧的载距突暂时行固定。C臂透视检查复位满意后,将钛板载剪和塑形,使其紧贴骨面,选用合适螺钉固定钛板,一定要把螺钉固定到内侧的载距突、跟骨结节、跟骨前缘的骨皮质上,冲洗创面,2~3条引流胶片引流,分层严密缝合各层组织,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松止血带。术毕。  3.术后处理术后抬高患肢,以利于肿胀消退,无需石膏外固定。常规使用抗生素7~12天,术后24~48小时拔出引流片,对于切口

4、渗血较多者应急时换药,保持切口干燥。2周后间断折线,术后2~3天,切口疼痛减轻时可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8~11周开始部分负重,12周后视复查的X线情况完全负重。  4.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4.57个月,按Maryland[3]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其中优21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84.4%。术后有2例切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术后足跟疼痛近3个月后缓解,无钢板外露及骨髓炎。  讨论  1.跟骨的解剖特点跟骨是不规则的六面体短骨,前宽后窄,共有前、中、后矩下关节和跟骰关节四个关节面。且关节面的长轴间存在20°~40°的角度,这种结构在生物力学方面具有极高

5、的稳定性。跟骨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周围皮质骨厚薄不一,内侧壁较厚,且以载距突处为最厚,可达4 mm,前侧部及跟骨结节次之,为螺钉提供足够的把持力。而外侧壁最薄弱,因此极易受伤而发生压缩性骨折。  2.可塑形跟骨钛钢板的特点①具有可塑性:可根据术中需要任意载剪和塑形,较好地满足于跟骨外侧复杂的解剖结构,使钢板紧贴于跟骨外侧壁,所以适用于任何类型的跟骨骨折复位内固定。②钢板的厚度薄:仅1.2 mm,缝合后不至于因为张力过高而发生切口皮肤坏死。本组32例中,除了2例发生部分浅层皮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外,无深部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发生。③内固定牢固可靠:钢板与内侧的载距突

6、连成一体,而形成内、外夹板样作用,术后不需要石膏外固定,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从而降低创伤性关节炎及关节僵硬的发生率。④7钛质钢板组织相容性好,反应小,可有效降低感染率,且可不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壁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减少了患者的经济开支。  3.骨折分型及手术指征目前多采用Sanders[4]分型,根据骨折线的位置、移位程度及CT表现将骨折分为四型:Ⅰ型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Ⅱ型为后关节面的两部分骨折,Ⅲ型指中心的压缩骨块将关节内的骨折分为三部分,Ⅳ型指高度粉碎骨折,经常有超过4个关节内骨折碎块存在。跟骨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在于使各骨折碎块完全复

7、位,而侧重于恢复跟骨的总体轮廓,其中包括跟距后关节面的完整、Bohle角及跟骨正常宽度、长度的恢复等[1]。对于一些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因内固定物不能对骨块产生明显的抓持作用,也不能增加骨折连接的可能,开放复位的结果可能不会好于保守治疗。而对于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不易达到关节面的整复,且不能维持复位,而常遗留足跟增宽、高度丢失、关节面错位使足部生物力学特性发生改变,致后期的足跟痛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孙惠清等[5]学者认为累及距下关节面的骨折,应尽可能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蒋正武等[6]主张手术治疗应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以减少后

8、遗症的发生。我们在手术指征的掌握上也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