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90087
大小:28.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中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中医药综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药煎剂内服,配合针灸,酒剂按摩,拔罐,适当锻炼治疗。结果:治愈25例,其余10例病情明显好转,继续服药2~3个疗程,患者能生活自理。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病程短,疗效高,易于接受。5种方法合用,使气血经脉流行通畅而病自愈。 [关键词]脑卒中;脑卒中后遗症;中医药综合治疗;补阳还五汤 脑卒中,中医称为中风,始见于《内经》。对其症状,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不同的记载[1]。在卒中昏迷期间有仆击,大厥,薄击等记载;在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
2、风等不同名称。在病因方面,《内经》记载很多。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历代医家多将此病归入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其中又以肝肾阴虚为其根本。中风经过救治,神智清醒后,多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斜等后遗症。临床常见,不分男女,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治疗方法很多,方法及时得当,恢复越快。笔者采用中药、针灸、按摩、火罐、适当锻炼方法综合治疗,效果明显、病程短,痛苦小,易于接受,现报道如下:5 1
3、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均系2000年3月~2011年4月门诊患者,共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8岁;病程2周内就诊16例,1周内就诊14例,1个月内就诊5例。 1.2临床表现 3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偏瘫,有15例伴有口眼斜,言语不利。患者还有面色萎黄,肢软无力,偏枯不用,肢体麻木,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虚弱。 1.3治疗方法 1.3.1中药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为治疗原则,首选《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为主方加减,基本方:生黄芪60g,当归尾9g,赤芍6g,川芎9g,桃仁10g,红花3g,水煎服,2d
4、1剂,每日3次,7d为1个疗程。若兼言语不利,加菖蒲、远志。兼口眼斜者,加白附子、全蝎、僵蚕、葛根、白芷;如肢体麻木者,加陈皮、半夏、茯苓;上肢偏废重者加桂枝,下肢瘫软无力甚者加桑寄生、牛膝;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等。 1.3.2针灸治疗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均刺病侧穴。处方,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手三里;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风市。并口眼5斜者地仓、颊车、内庭、太冲;语言不利配哑门、廉泉、通里、关冲。根据病情需要,以患侧穴为主,酌加配穴,每次轮流选用6~8个穴位,手法以中度刺激为主,待有
5、针感后留针15min,隔日针1次,7d为1个疗程。 1.3.3按摩,拔罐治疗在针刺完毕后,用准备好的酒药(当归、三七、乳香、没药、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全蝎、蜈蚣)取液做按摩用;以舒筋活络,温通气血,改善肌肉组织局部血液循环,用手掌由患侧肩髃至合谷再用拇指或中指按揉十宣穴并顺势捏各指,先轻后重,反复按摩5~10min,其次再用火罐在肩髃、曲池、合谷拔3次后留罐10~15min取罐,下肢由环跳至昆仑再用拇指或中指按揉各穴并顺势捏各趾,先轻后重,反复按摩5~10min,其次再用火罐在环跳、足三里、昆仑拔3次后,留罐10~15min取罐。并要求家属配合患者每
6、天进行适当的锻炼,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正常。 2结果 患者经过上述综合治疗后,轻者2~4个疗程恢复如常人,治愈25例,其余10例病情也明显好转,继续服药2~3个疗程,患者能生活自理,并嘱咐其坚持治疗基础疾病,随访3年未见复发。 3讨论 视国医学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一般认为是栓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主动脉、颈动脉或椎动脉内的血栓或粥样化物质,或心源性栓子部分脱落阻塞。颅内动脉引起脑局部症状。脑血管痉挛;血流动力学障碍等引起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2-3]。 5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一病,病机较为复杂,常涉及心、肝、肾、脾以及经络
7、、血脉。其病因,以内伤积损为主,即脏腑失调,阴阳偏胜,其后遗症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由于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而致肢体废不能用,并伴有语言不利,口眼斜[4-6],笔者通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临床实践,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运用中药口服、针灸、按摩、拔罐、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本方中重用黄芪补气,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地龙养血活血化瘀。加白附子、全蝎、僵蚕以祛风通络;加陈皮、半夏、茯苓以理气燥湿而祛风痰;加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以润肠通便。故内服中药使正气恢复,外邪以去。针灸、拔罐根据风病多在阳经,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因此取之
8、阳经穴[7]。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治。根据经脉循行路线的不同,另取手足阳经的穴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