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ID:15171324

大小:26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案【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熟练掌握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情况,理解小农经济的特点、影响发展的因素及形成正确的评价。2.让学生熟练掌握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土地制度以及土地兼并等相关史实。【教学重难点】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2.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发达的古代农业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等是发达的古代农业的核心内容。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内容

2、链接点政治宗法分封制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形成8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案随着井田制瓦解,宗法分封制崩溃;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的保护;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注重道德伦理、社会和谐的儒家思想;小农经济下,形成重男轻女、安土重迁的观念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出现思想儒家思想注重人际关系、道德伦理、重男轻女、安土重迁三、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后世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3、,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3.改变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四、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呈现出的特点1.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2.从制作方法上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变化。3.从使用的动力上看: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4.从农具种类上看:经历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化。五、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从经营方式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8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案2.从生产力状况看,使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进生

4、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3.从农业结构看,以粮食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4.从生产关系看,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并不断强化,农民和地主之间形成租佃契约关系。六、小农经济的特点、影响发展的因素及评价1.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3)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4)脆弱性:是一种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等特点的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2.影响发展的因素(1)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

5、度等。(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等。(3)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严重的自然灾害。3.评价(1)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小农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8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案(2)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古代政权的安危;但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易误辨析]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

6、,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指物质生产以满足自身生活需要为目的而非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多余的才拿出来交换以补贴生活需要的一种经济模式。关系: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小农经济从属于自然经济。【素质拓展】1、史料与史证(1)史料主题: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史料]“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国语·晋语》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形成较为深刻的技术认识。——李群《农业科技史

7、》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国史概要》史证第一段史料中“畎亩之勤”说明牛耕技术的出现。第二段史料中“整地”等信息说明了农业技术非常细致。第三段史料表明农具有了质的改进,推动了耕作技术的发展。8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案2、史料与史证(2)史料主题:小农经济的特点、影响因素及评价[史料]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