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doc

关于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doc

ID:15164909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关于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doc_第1页
关于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doc_第2页
关于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doc_第3页
关于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doc_第4页
关于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  论文摘要:从文化发展的视角对中国武术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揭示出中国武术在教育领域侧重于技术的继承和创新,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的问题。研究认为文化传承比技术传承更重要,应注重文化传播的新理念和强化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强化文化意识,既顺应了当前社会对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传承的潮流,也是面对全球化浪潮彰显民族文化自身特性的需要。  论文关键词:武术教育;技术传承;文化意识  中国武术是华夏子孙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用智慧创造出来的璀璨文化瑰宝,它演绎、传承着东方文化的神奇魅力。这种文化是优秀、伟大的,更

2、是中国所特有的,是民族文化不可复制性特质的有力佐证。武术教育是我们继承和发展武术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异域武技的挤压下,在武术自身因素的制约下,武术教育在今天,已是问题丛生、步履维艰。通过反思用西方的体育文化思维去对武术加以改装,使武术教育服从于体育化、竞技化理念的正确性,反思我们在武术教学中缺少“文化意识”的狭隘认识,提出重构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的命题。  1武术教育发展中“文化意识”的流失  1.1“土洋体育之争”的文化抉择  近代以前中国武术是封闭式的,其思维方式自然是携带着本土文化的基因,深受儒道释文化的熏陶,

3、是没有异种文化因素的。然而在政局动荡、不同思潮(尤其西方文化)激烈交锋的20世纪前半段,中国武术的命运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起起伏伏。面对着国家的内忧外患和“东亚病夫”的耻辱,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强烈倡导“强国强种”,从辛亥革命后,清末因“庚子事变”而一度低沉的武术活动逐步活跃起来,传统武术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社会名流和教育家,招揽武术人才,创立以推广和研究武术为宗旨的武术组织。如张之江所倡导的中央国术馆以及各级国术馆系统,“许禹生氏邀集武术同人在北京组设体育社,专培养武术人才,并在京设体育分社,大力士霍元甲氏邀集沪上要人组设精武体育学校。而吴志青所设之中华武

4、术会,尤为后起之英。”国人对武术进行新的尝试和努力,为武术进入最正规的学校打下了基础。  在1915年4月天津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1次会议上,通过了北京体育研究社许禹生等提出的《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教育部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之”。至此,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武术,正式进入学校教育,成为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内容。此时的武术教育已经可以看到西方体育的影响子,如以马良为代表的《中华新武术》在全国进行大面积推广,于1917年列为全国中学的正式体操。  兵操,西方体育思想也在土洋体育争论之后,逐渐开始

5、主导了我们的身体文化。当1933年武术被正式列为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时,在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武术,面对西方体育的运动项目“力不从心”了。因为“5西方体育所特有的那种进步性和科学性,及其表现出来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性、竞技性、趣味性、娱乐性、游戏性等特征的显著凸显,中国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落后并开始认真地向西方学习,导致了对近代西方体育的引进、学习和模仿”。武术也由此开始借鉴西方运动竞赛形式来发展武术的考试方法和竞赛制度,吸取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力学等科学来解释武术的科学性和技法特点。  “土洋体育之争”模糊了中国武术的发展方

6、向,我们迫不及待地同西方体育争论自身的科学性,同时也落入了西方体育的模式中。西方体育成为参照,原本博大精深、富于文化底蕴的武术追求,开始变得趋于简单化、运动化。虽然这一时期的改良取得了进展,使得武术有了一定的普及,但是我们看武术的视角也开始变得狭窄。  1.2建国以来的文化模仿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们更多地搬用苏联体育模式,这无形中加速了“武术体育化”的进程。在百废待兴的年代,虽然武术一度成为最流行的健身方式,广播操和太极拳也成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主要手段。但此时的武术教育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得到身体上的锻炼。武术教学内容出现

7、了基本动作、基本拳、基本套路;也出现了舞台化后的各种动作组编的竞赛拳。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被彻底地改造成了与田径、篮球等运动一样的体育项目。为了弘扬民族文化,1979年发出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但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抢救中,我们看到的是变味的武术。到80年代后期,为培养武术专门人才,很多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都设立了武术专业和武术系;在1983~1986年的武术遗产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开辟了武术学术研究新领域,数次全国武术学术论文研讨会,引起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界的极大关注。也正是无数次的会议、学术研讨为武术走向世界创设了氛围,具有统一评价

8、标准的亚运会套路、奥运会套路相继在全国范围展开。由此拉开了竞技武术的帷幕。  竞技武术是在规范化、竞技化的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