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露醇在颈椎病中的治疗体会

复方甘露醇在颈椎病中的治疗体会

ID:15160711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复方甘露醇在颈椎病中的治疗体会_第1页
复方甘露醇在颈椎病中的治疗体会_第2页
复方甘露醇在颈椎病中的治疗体会_第3页
复方甘露醇在颈椎病中的治疗体会_第4页
复方甘露醇在颈椎病中的治疗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方甘露醇在颈椎病中的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复方甘露醇在颈椎病中的治疗体会作者:王海岩,张英华,曹世霞【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首先应用复方甘露醇250ml(37.5)静脉滴注,此后应用0.9%氯化钠250ml加阿魏酸钠0.4g。对照组:首先应用阿魏酸钠0.4g,随后应用复方甘露醇注射液,观察监测患者症状好转、缓解的平均时间。结果治疗组头晕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并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关键词】复方甘露醇;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 颈椎病急性发作是急诊科常见疾病,发病急,病情重。患病人

2、数不断增加,发病比例逐渐增大,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下面将我院在颈椎病急性发作治疗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急诊科自2008年1月1日—62010年4月1日接诊椎动脉型颈椎患者520例,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中老年,有慢性或突发性头晕、耳鸣、听力障碍、恶心、呕吐、言语不清等症;(2)颈部活动可诱发本病或使症状加重;(3)颈椎X线片可见钩椎关节有骨赘形成,颈椎椎体棘突偏歪,张口位可见寰、枢椎移位,或齿侧间隙左右不对称;(4)脑血流图:椎-基底动脉可见缺血性改变;(5)经颅多普勒:

3、可发现血流障碍。排除已确诊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严重失水者;活动性颅内出血者;急性肺水肿;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异常;急性心肌梗死;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  1.2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70例,男160例,女110例。对照组250例,男140例,女110例。治疗组:确诊后首先应用复方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1.5h左右输注完毕,随后应用0.9%氯化钠250ml加阿魏酸钠0.4g静滴。对照组:首先应用0.9%氯化钠250ml、加阿魏酸钠0.4g静滴,1.5h输注完毕。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时间、既往史、开始治疗的时间

4、及症状缓解时间,分别记录治疗后1、2、3h患者症状变化情况。  1.3疗效标准临床痊愈:头晕及其相关症状全部消失,不影响活动;显效:颈部及其相关症状基本消失,仅在颈部活动时稍有头晕症状;有效:相关症状和体征有改善,但病情不稳定,阵发性发作;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监测结果以均数±6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采用配对t检验。  1.5结果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史、发病时间、急性发病时的症状轻重无明显差别。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两组各时间段治疗结果例(%)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首先应用复方甘露

5、醇注射液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  2讨论  颈椎病是中老年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有低龄化发展趋势,甚至影响青少年。在常规治疗中多采用外科适度牵引,中医针灸理疗,推拿按摩,起到很好治疗效果。目前过度的坐位看电视、电脑、伏案工作,运动量的减少,经常突发性的眩晕、呕吐、颈部活动障碍,严重影响生活工作,被迫急症就医,此时常规的治疗方式显然不能满足救治要求,尽快缓解症状,解决病痛是急诊医生首要的选择。  颈椎病主要分为5型:(1)颈型;(2)神经根型;(3)椎动脉型;(4)交感神

6、经型;(5)脊髓型。内科急诊常见类型为椎动脉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钩突关节增生等。椎动脉及椎神经丛受到增生的骨刺等激惹后,可导致椎动脉系痉挛6和长期痉挛后狭窄,引起支配前庭神经核的细小动脉和内廷动脉痉挛和缺血,从而出现眩晕等一系列症状[1],这些症状往往在头颈转动时出现及加重。  颈椎病应注意与其他原因眩晕鉴别:梅尼埃病:多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迷路内淋巴液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使迷路内淋巴积水和淋巴液压力增高,导致内耳前庭末梢器官缺氧及敏感的耳蜗毛细胞变性等病理变化所致[2]。后循环缺血(包括以往

7、诊断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Homer综合征等。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6是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为常见的前庭末梢器官病变。亦称为管石症或耳石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主要成分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极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作用机制是通过渗透性脱水作用,减少脑组织含水量,用药后使血浆渗透压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

8、环,由肾脏排出,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作用。还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