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ID:15146230

大小:3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1

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_第1页
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_第2页
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_第3页
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_第4页
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作者:胡剑波、陈焱君、吴泽文、肖林【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骨淋巴瘤(PLB)的影像学表现,提高临床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诊断率方法:1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淋巴瘤,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7-80岁,中位年龄47.5岁,17例经X线及CT检查,12例MR检查。结果:(1)发病部位:股骨6例次,髂骨、胸椎各3例次,胫骨、肱骨、腰椎各2例次,骶骨、胸骨各1例次,长管骨发病占59%。(2)病灶数目:17例PLB中,1例多骨受累,其余均为单骨受累;(3)病变特征:溶骨性骨质破坏,骨质硬化,轻度骨膜反应,明显软组织肿

2、块,病理性骨折。结论:(1)PLB影像学上缺乏特征性表现,须X线、CT及MRI结合观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2)PLB与其它骨恶性肿瘤鉴别困难。但全身症状轻、病灶骨质破坏轻而软组织肿块大、骨膜反应少强烈提示PLB诊断。【关键词】原发性骨淋巴瘤;影像表现;骨肿瘤11骨恶性淋巴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全身症状不明显,常为单一骨侵犯,多侵犯长骨,预后较好。后者指骨外淋巴组织的恶性淋巴瘤侵及骨骼,多为晚期改变,病情严重,预后不良。本文探讨的原发性骨淋巴瘤,为非何杰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类型的结外淋巴瘤,占所有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的1%,结

3、外淋巴瘤的5%,原发于骨恶性肿瘤的7%[1]。目前公认的PLB的诊断标准为[2]::(1)肿瘤局限于单骨,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有其他系统病灶;(2)病理组织学上确诊骨病灶为淋巴瘤;(3)就诊时只有局部转移,或至少在原发灶出现6个月后才有远处骨骼和其他部位的转移。由于PLB临床上表现为单骨首发受累,症状局限,与继发性NHL多骨浸润相比,不易诊断,有必要分析归纳其影像特征,提高认识及影像诊断率。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17例骨恶性淋巴瘤病例,12例男性,5例女性,年龄7-80岁,平均年龄47.5岁,均有局部疼痛及软组织肿块,病程2-

4、11个月,局部骨穿刺活检病理:B细胞源性14例,T细胞源性3例,全部病例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及骨外器官受累,胸片阴性。1.2方法:采用Kodak500CR机进行X光摄片,用东芝Asteion螺旋CT进行CT扫描,MRI扫描使用SiemensMagnetom1.5T磁共振扫描,其中4例病例行CT增强扫描,3例行MRI增强扫描。2.结果112.1发病部位 16例单骨(胸椎2例,腰椎1例,骶骨1例,髂骨2例,肱骨2例,股骨6例,胫骨2例),1例多骨(胸骨、胸椎、腰椎及髂骨受累),发病主要为单骨受累,占全部病例数的94.2%,且好发于下肢长管骨,长管

5、骨发病例占所有例数的59%,其次为椎体及扁骨。2.2X线及CT表现骨质破坏:浸润型4例(股骨2例,髂骨及胫骨各1例),表现为呈虫蚀状浸润性骨质破坏,边缘不清,有轻度硬化反应,破坏区内间杂有小点片样骨硬化(图1);溶骨型6例(股骨3例,胸椎1例,髂骨1例,肱骨1例)表现为片状溶骨性骨破坏,边缘模糊,部分边缘不规则表现为反应性硬化,骨皮质变薄、缺损(图2);硬化型2例(1例股骨,1例胸椎)表现为骨密度明显不均匀增高,内可见少量筛孔样破坏区(图3),其中胸椎病例伴有压缩,呈“象牙椎”改变;囊状膨胀型1例(腰椎),表现为轻度膨胀性囊状骨质破坏,骨

6、皮质菲薄但完整;混合型4例(胫骨1例,骶骨1例,胸骨1例),表现为斑片样骨质破坏及周边明显的增生硬化反应,骨质破坏及硬化交替共存(图4)。软组织肿块(14例):14例患者CT扫描上均可见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其内密度均匀,无瘤骨及钙化(图5),3例增强扫病例描示骨内病变及周围软组织肿块轻中度强化。11骨膜反应(4例):2例呈层样,1例呈葱皮样,1例可见Codman三角。病理性骨折(5例):1例胸椎、2例股骨、1例肱骨、1例髂骨。2.3MRI表现:12例MR检查病例,髓腔内见不同程度侵蚀性、破坏,髓腔无明显扩大,髓腔内软组织影T1WI均呈

7、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图5、6),2例为高信号。3例行增强扫描,注入对比剂Gd-DTPA后,3例病灶均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图6、7)。10例病灶周围均见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影,信号均匀,边界较清楚(图7),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均匀强化;2例见明确骨膜反应,1例骨膜反应完整,另1例骨膜反应呈虫蚀样破坏。3讨论3.1概述:PLB起源于骨髓淋巴组织,多为NHL,11目前普遍认为,PLB属于NHL,原发于骨的HD是不存在的。PLB易累及四肢骨,平均发病龄为34岁,临床表现不明显,疼痛可能为唯一症状。组织学上难以区分PLB和继发性骨淋巴

8、瘤,但PLB治疗后的5年和10年生存率高于继发性巴瘤(分别为50%、20%;34%、18%),因此非常有要及早认识PLB的影像学特点,以便早期诊断临床治疗提供帮助[3]。3.2影像学表现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