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

ID:15132365

大小:36.5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1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_第1页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_第2页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_第3页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_第4页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作者:杨志敏,黄鹂,杨小波,韦芳宁,梁惠陶,陈润东,杨涛,张嗣博,谢俊明【摘要】【目的】分析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为亚健康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对广州、成都、杭州、上海、北京等市体检人群进行调研,对所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纳入分析的838例亚健康人群中,30~39岁年龄段人群所占比例(364%)最高,大专以上高学历人群为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组成部分(占592%),亚健康状态中以疲劳、失眠、疼痛为3大常见症状(占523%)。亚健康人群中

2、医体质以偏颇质为主(613例,732%),而偏颇质以阳虚质(178例,213%)最为多见,其次为气虚质120例(143%)与阴虚质82例(97%)。亚健康人群与健康人群在社会应对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亚健康状态以30~39年龄段、高学历、脑力劳动者为高发人群,以疲劳、失眠、疼痛为常见状态,而且亚健康状态人群心理状态趋向不稳定、应对方式以消极为主,并已影响该人群的整体生存质量,提示制定亚健康干预方案时需注重疲劳、失眠、疼痛状态的重点干预。运用中医方法进行预防性干预时,

3、应根据其体质特征多为阳虚质、气虚质采用相应的调整措施。【关键词】亚健康;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11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也称“第三状态”。随着社会压力明显加大,亚健康状态已经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头号问题。根据目前亚健康状态的研究结果,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06年度公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1],对亚健康状态进行了初步的界定。本课题组根据以上标准,制定了检测亚健康人群的《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并采用此量表对广州、成都、杭州、上海、北京等市体检人群进行调研,以期分析其中医体质特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4、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受检人群筛选流程(1)排除患病人群:应用《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根据受检者不适症状,筛选出可能的亚健康人群。(2)排除性诊断:通过进行B超、生化、影像等检查,排除明确有疾病的人群,如在体检过程中发现可疑问题,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为疾病状态。(3)在初步筛检、排除性诊断的基础上,依据《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1]标准(存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持续3个月或以上,对个体造成明显影响者;或并发其他疾病,但对机体无明显影响,且与目前不适状态没有因果关系),确定受检人群

5、。如不适状态达到一定影响程度,超过1个月但未达3个月者判断为可疑亚健康状态[2-3]。11  12研究对象受检者为2007年8月20日至2008年3月15日体检人群,包括广州市1039例、成都市148例、杭州市18例、上海市96例,共1301例。  13调查方法由经培训的医师及研究生发放已编号的《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受检者需填写知情同意书,个人信息,疾病状态、不适状态自评,《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状态》评测表[4],特质应对量表(TCSQ)[5],生活质量量表(SF36)[6]等。量表计分标准按照各量表测评规则计算。《中

6、医特征表》(以中医十问歌为基础,由本课题组筛选相关文献条目而设置)由主治职称以上医师现场填写并即时给予症候判断。  问卷均需独立填写,当场自填收回,对无能力填写者则由调查员询问填写。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01份,有效回收率为925%。收集资料,录入数据后采用SPSS13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调查人群分布概况参加本研究共有1301人,其中98例(占总人数的7115%)填写不全或怀疑其他疾病建议进一步体检者均不纳入统计。纳入者1203人(占总人数925%),其中健康人群为199

7、例(165%),疾病人群166例(138%),亚健康人群838例(697%,包含可疑亚健康人群208例)。  22一般资料  221亚健康各分型分布情况依据《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中躯体、心理、社会适应性各分型对应症状条目的均分值,以最高分值者作为受检者的分型。亚健康各分型中以心理亚健康最为常见(479例,572%),其次为社会适应性亚健康228例(272%)及躯体亚健康131例(156%)。  222年龄分布情况在受检人群的各个年龄段中,20~29岁年龄段的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245/296,82

8、8%),在确定为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中,30~39岁年龄段人群所占构成比最高(305/838,364%)。结合亚健康分型观察,20~39岁年龄段人群中属心理亚健康分型所占人数比例高于躯体及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人群,提示在青年人群中心理压力可能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原因。结果见表1。  表1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