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医综合疗法干预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综合疗法干预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作者:刘晓俊,高敏,陈景亮,张燕婷,蔡业峰【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医综合疗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评价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模式的变化,临床治疗方法已日益趋向多技术组合的综合疗法。笔者从整体出发,融辨病、辨证、审因论治于一体,干预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与分组所有病例均来自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及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共67例。按就诊顺序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21,女11例,平均年龄(68.31±11.49)岁;对照组35例,男26例,女9
2、例,平均年龄(66.17±11.37)岁。2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既往病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卒中病灶面积大小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符合缺血性中风诊断标准[1];②中医辨证属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者;③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为前循环梗死者;④无溶栓指征,或有溶栓指征,患者或家属不接受溶栓者;⑤中重型患者,NIHSS≥5分;⑥4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4分;⑦发病72h内;⑧年龄40~85岁之间;⑨入院前无严重残疾,RANKIN修订量表(MRS)评分≤3。脑出血或者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明确的心源
3、性脑栓塞者;轻型患者,NIHSS<5分;严重昏迷GCS≤4分;入院即脑疝形成;有严重并发症者;合并有肺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或6个月内曾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者;明确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者;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损害;急性缺血中风发病后发生严重的应激性溃疡;近3个月内曾参加其它临床试验;发病后接受溶栓或者血管内介入治疗者;精神病患者;不配合治疗者。 2方法 2.1治疗方法 2.1.1治疗组 采用一般基础治疗+早期康复治疗+中医综合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mg/d)。中医综合治疗包括:①口服华佗再造丸(广州奇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0748),8g/
4、次,2次/d,连续服用30d。②灯盏细辛注射液(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53021569)40mL+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③予“协定方”配方颗粒剂:制天麻10g,川芎124g,制胆南星10g,益母草20g,制半夏12g,石菖蒲9g,水蛭3g,黄芪30g。由广东省一方制药厂提供。每日2次,连用21d。 2.1.2对照组 采用一般基础治疗+早期康复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mg/d)+胞二磷胆碱+“协定处方”配方颗粒安慰剂。其中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
5、/d。“协定处方”配方颗粒安慰剂(广东省一方制药厂提供),每日2次,连用21d。 2.2观察方法治疗期间,2组均不使用抗凝剂(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及其它试验药物以外的活血化瘀中药。2组均治疗21d,治疗后60、90d随访。通过NIHSS和中风中医症状积分表来比较2组治疗效果。 2.3统计学方法 所有结果以x±s表示,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处理全部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结果4 (见表1~表3)表1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恢复正常情况比较[例(略)]表22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中医症状程度积分
6、比较(略)表32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略) 4讨论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处理的建议》中提出:“要特别重视超早期和急性期的处理,要注意整体综合治疗与个体化相结合,针对不同病情、不同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及早期、系统化、个体化的康复治疗”。而美国卒中学会2003年发表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早期处理指南亦认为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处理是多方面的[2]。可见,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方法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模式的变化,已日益趋向多技术组合的综合疗法。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与西医综合治疗比较,虽然未提示统计学意义,但就以上比
7、较分析可以看出,随着随访时间的逐渐延长,综合治疗方案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在治疗效果的提高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上具有一定意义。但由于本试验存在样本量较小、研究所涵盖的不同病情程度的受试者较少以及随访时间较短等原因,其结论有待更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一步证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