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2388
大小:1.08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7-11-12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AtmosphereEnvironmentalChemistry)本章重点(1)污染物在大气中迁移过程;(2)光化学烟雾和硫酸型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大气环境化学1.研究对象:天然和人为活动产生的大气中重要的活性物质,包括大气、降水中的。活性是指:①有反应性;②无反应性,但对生物有害,如SOx、NOx、O3、PAN等。2.研究范围:对流层和平流层,<50~55km;上层大气稀薄,影响小,划归高空大气物理。3.研究空间尺度:大、中、小尺度,化学反应与输送过程相联系,全球、区域、局部。4.
2、主要特点:与光化学密切相关,光辐射异相反应,气体≒粒子化学过程主要是动力学问题,非热力学平衡问题应用微量和痕量分析技术气象学、大气物理相关联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并随着地球旋转的空气层。大气也称为大气圈或大气层。大气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气体环境。大气层的重要性还在于:(1)它吸收了来自太阳和宇宙空间的大部分高能宇宙射线和紫外辐射,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2)大气也是地球维持热量平衡的基础,为生物生存创造了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地表大气平均压力1个大气压,相当于1cm2地表上承受的空气柱的质量为1034g
3、。地球总表面积为5.1108km2。大气质量随高度的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下部。大气层没有明确的边界,但从北极光的最高发光点推算,离地面800km的高空还有少量空气存在。所以,一般称大气层的厚度为1000km,但其75%的质量只在10km以下的范围内,99%在30km以下,高度100km以上,空气质量仅是整个大气圈质量的百万分之一。由于大气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温度、压力、电离状态等)在垂直方向上有显著的差异,大气层可以分为若干层次。根据大气的温度层结、密度层结和运动规律,大气可分为:(lonosph
4、ere)逸散层热层(thermsphere)中间层(mesosphere)平流层(stratosphere)对流层(troposphere)1962年WHO正式通过下述分层系统,即根据大气温度随高度垂直变化的特征,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对流层(troposphere)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低层,其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在赤道附近为16~18km,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km,两极附近为8~9km。夏季较厚,冬季较薄。对流层的特点是:(1)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大约每上升100m,温
5、度降0.6℃。(2)空气密度大。对流层平均厚度为10~12km,仅是大气层厚度的1%,但是大气总质量的3/4以上和几乎所有水汽集中在此层。(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在对流层中,因受地表的影响不同,又可分为两层。在1~2km以下,受地表的机械、热力作用强烈,通称摩擦层,或边界层,也称为低层大气,排入大气的污染物绝大部分活动在这一层。在1~2km以上,受地表影响变小,称为自由大气层,主要天气过程如雨、雪、雹的形成均出现在此层。平流层(stratosphere)从对流层顶到约50km的大气层为平流层。在平流层下层
6、,即30~35km以下,温度随高度降低变化较小,气温趋于稳定,所以又称为同温层。在30~35km以上,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平流层的特点:(1)空气没有对流运动,平流运动占显著优势。(2)空气比下层稀薄得多,水汽、尘埃的含量甚微,很少出现天气现象,透明度高。(3)在高约15~35km范围内,有厚约20km的一层臭氧层,因为臭氧具有吸收太阳短波紫外线(UV-B、UV-C)的能力,臭氧吸收太阳辐射转化为分子内能,故使平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升高,也防止了地球生命遭受高能辐射的伤害。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80km高度称为
7、中间层。这一层空气更为稀薄,无水分,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中间层顶,气温达到极低值(约-100°C)。在约60km的高空,受到阳光照射的大气分子开始电离,所以在60~80km之间是均质层转向非均质层的过渡层。热(成)层从80km到约500km称为热层或电离层。这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据卫星观测。在300km以上,气温达到1000°C以上。在热成层大气分子比中间层更加稀薄,受到宇宙射线和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大部分空气分子都电离成离子和自由电子,所以此层又称为电离层。由于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人类
8、可以利用它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讯。内层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热层下部有少量的水分存在,因此偶尔会出现银白并微带青色的夜光云。逸散层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逃逸层。这层空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大部分分子发生电离,使质子的含量大大超过中性氢原子的含量。逃逸层空气极为稀薄,密度几乎与太空密度相同,故又常称为外大气层。由于该层的空气受地心引力极小,气体及微粒可从这层飞出地球重力场进入太空。逃逸层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该层的上界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