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37例救治体会

中暑37例救治体会

ID:15121950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中暑37例救治体会_第1页
中暑37例救治体会_第2页
中暑37例救治体会_第3页
中暑37例救治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暑37例救治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暑37例救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中暑的救治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7例中暑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结果经过综合治疗37例中暑患者无1例死亡及并发症出现。结论进行合理的预防是避免中暑的重要措施,综合救治能够提高中暑患者的生存率。【关键词】中暑;综合救治;预防;热射病 中暑是指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暴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其常见的诱因,为夏季多发病[

2、1]。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7月收治37例中暑患者经过综合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7月本院急诊科救治的37例中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第7版)重症中暑分型标准。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21~60岁,平均(45±410岁);热(日)射病12例,热衰竭19例,热痉挛6例。伴有合并病症者28例(75.67%),其中冠心病13例,高血压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糖尿病3例,产妇产褥期1例,

3、尿毒症1例,慢性肝病2例。每例从发病到医院就诊时间0.5~21h,平均12h。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暑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  2结果  2.1临床表现  入院前4例患者发病初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昏、口渴、多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继而出汗减少,出现呼吸频率及节律改变、恶心、呕吐、腹痛等;7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口渴、烦躁、尿少、皮肤干燥灼热;5例患者出现细汗、脉搏细弱;4例患者同时出现嗜睡、精神状况差等症状。所有患者入院后2h体温均比入院前增高0.5~10℃。其中体温39.0

4、~40.9℃30例,41.0~420℃5例,>42.0℃2例;脉搏<100次/min9例,100~130次/min23例,130~160次/min5例。4  2.2治疗  患者来本院急诊科后立即置于有空调的宽敞、通风的地方抢救,同时头置冰帽、冷水擦浴、冰氯化钠溶液保留灌肠,10℃左右冷液静脉输入等方法降温。对上述降温措施效果不佳者给氯丙嗪25~50mg、地塞米松10~20mg等药物处理,并根据体温及血压变化调节用量。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补充水、电解质,维持有效血液循环,保持酸

5、碱及水电解质平衡。并发症的处理根据意识障碍程度使用纳洛酮及脑细胞营养药。对出现脑水肿颅内高压者应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出现高血压、心衰、肺水肿者给予西地兰、利尿剂及硝酸甘油等,出现呼吸衰竭者使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呼吸,肝功能受损者给予护肝治疗以及适量抗生素防治感染等。出现休克、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等进行相应处理,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予以止血等治疗[2]。待病情稳定,有合并其他病症和(或)并发症者转入病房进一步诊治。  2.3预后  37例中暑患者无1例死亡及出现并发症。  

6、3讨论4  中暑常发生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是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为特征的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人。而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表现为高热和神志障碍。其死亡率介于20%~70%,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氯丙嗪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降低,同时又有镇定作用。当患者出现抽搐、寒战、烦躁情绪症状时应用氯丙嗪效果最佳。  诊疗体会:(1)预防为主。高温酷暑,禁止在烈日下劳动,高温环境中应多通风,多饮水,注意休息。(2)

7、三早:早期发现,早期呼救,早期有效治疗。即发现病人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呼救120,120救护车到达后现场救治非常重要,早期降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3)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是防治多器官功能不全的保证。综合能力强的医疗机构才是抢救成功的保证。(4)重点人群如老年人、体弱和慢性疾病患者,夏季应减少外出活动。(5)多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教,健全应急抢救系统。【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谢毅,等.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58-961.  2陈寿权,李章平.中暑及其救治.世

8、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9(4):5.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