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21746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中药治疗小儿发热的几点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治疗小儿发热的几点体会【关键词】中药小儿发热体会发热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病因很多,治法各异,笔者就临症应用的一点体会概述如下,望请同道指正。 1甘温除热法 甘温除热法创自李杲,经历代医家临床应用多有创新,已成为祖国医学中别具一格的疗法之一。 患者,男,11岁。近一月来身感乏力,伴见头晕、多梦、烦躁、自汗、食少、便溏,体温37.8℃~37.9℃,舌质淡,苔薄白,脉缓细。综其脉证所见辨为肺脾气虚,中阳不足,阴火上乘。治以益气健脾、升阳清中焦虚热。方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处方:黄芪15g,党参
2、12g,白术10g,甘草7g,陈皮7g,柴胡12g,升麻10g,当归15g,茯苓15g。7剂后退热,诸症减轻,改服补中益气丸2瓶,早、晚分服,以善其后。3 按:方中黄芪、党参甘补肺脾气,清虚热;白术、茯苓健脾;当归补血;陈皮理气;柴胡、升麻升腾清阳之气,从而使发热得以消除。由于这种发热主要是因脾胃气虚,元气不足引起,要通过调理的方法,使元气逐步充盛,并使虚火敛降,脾气健旺,则发热可止。 2软坚散热法 王清任曰:“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须选用散热力强,兼
3、有软坚化积作用的药。 患者,女,6岁,发热三月余,体温37.6℃~38.7℃,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纳差,腹胀,精神差。查肝大肋下2指,质硬,脾大1指,舌质淡,脉沉,细数。予以疏肝健脾,软坚散热。处方:柴胡10g,鳖甲10g,牡蛎30g(先煎),莪术10g,丹参10g,炙鸡内金10g,薄荷6g。7剂后发热减轻,饮食增加。效不更方,续服7剂,发热全退。 按:方中柴胡疏理肝气与薄荷相配可增强疏肝解郁的作用;鳖甲、牡蛎滋阴清热、软坚散结,与莪术、丹参同用破淤力强以达软化肝脾;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茯苓
4、、白术益气健脾;大腹皮、炙鸡内金降气,消食除烦热。《素问·六元正绝大论》篇指出:“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去积及半,续予健脾消积,使脾土健运则余积不攻自消。 3化湿清热法 清热的成因,在儿科多是饮食不节,恣意肥甘,滞胃助热,湿热合邪而致发病。3 患者,女,9岁。发热20天,午后体温37.5℃~37.8℃,伴头晕、身重、自汗、乏力、气短,食谷不香,便溏,苔黄厚腻,脉细濡。治以芳香化湿,舒脾扶正。处方:青蒿12g,藿香12g,佩兰10g,地骨皮12g,党参10g,银柴胡12g,白蔻
5、仁10g,知母12g,杏仁10g,常山6g。连服6剂,退热症消。 按:方中地骨皮、青蒿、银柴胡、知母清胃除蒸;藿香、蔻仁、佩兰健脾化湿;杏仁宣肺;党参扶正;常山利水道。临床上遇到许多低热的患儿,经检查阳性者甚少,按湿热病变在脾胃的理论,分别辨证施治,常收到满意的效果。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