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降温方法对脑出血高热病人的降温效果比较

两种降温方法对脑出血高热病人的降温效果比较

ID:15120165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两种降温方法对脑出血高热病人的降温效果比较_第1页
两种降温方法对脑出血高热病人的降温效果比较_第2页
两种降温方法对脑出血高热病人的降温效果比较_第3页
两种降温方法对脑出血高热病人的降温效果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两种降温方法对脑出血高热病人的降温效果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两种降温方法对脑出血高热病人的降温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高热病人的降温效果。方法对56例脑出血高热病人分别采用两种方法降温,即特殊物理降温法(特殊组)和一般物理降温法(一般组),观察两组病人的降温情况。结果特殊组的降温效果及降温达标率与一般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特殊物理降温法优于一般物理降温法。【关键词】脑出血;发热;体温调节;护理研究  中枢性高热是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是临床上治疗的一大难题,一般药物难以控制,能否迅速有效地降温是治疗的关键之一,以往常采用冰帽、

2、冰枕、冰敷、酒精擦浴等一般物理降温方法给病人降温,但疗效不显著,且护理工作量大。我科自2004年6月起采用亚低温治疗仪降温法给病人降温(以下称特殊物理降温),降温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脑出血中枢性高热病人56例(56例患者白细胞均在正常范围,血、尿培养均为阴性,排除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35~78岁,体温在39.1~40.54℃之间。  1.2降温方法将56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般物理降温组28例(以下称一般组),特殊物理降温组28例(以

3、下称特殊组)。特殊组:予铺降温毯于病人背部(臀部至双肩),铺降温帽于病人头部并固定好,腋下置体温传感器(测体温),接通电源,设置水温、体温,设定目标控制温度为34~35℃、35~36℃、36~37℃,水温设置为4~10℃、10~15℃、15~20℃。一般每小时降温0.5~1.0℃。若降温速度太快,病人对寒冷难以忍受或出现寒战[1],在降温毯持续使用期间,当体温低于目标设定置时,降温毯主机自动停止,这样就能使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6~37℃之间,持续应用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应用到病情稳定后,可以试验性停机观察1

4、2~24h,若不再发热即可停用,若反复发热仍可继续应用。一般组:①将冰帽置于病人头部,双耳廓用大棉垫或毛巾包裹避免冻伤,颈部置一干毛巾,以免水珠倒流,一般待冰块溶化后即可换冰;②也可冰敷各大血管处;③头置冰枕,侧卧位时,耳廓处垫一大棉垫或毛巾;④酒精擦浴。  1.3观察指标以各组经降温处理后30min、60min、120min体温下降情况(机子制冷后开始记时),3天以内体温达标(T<37.5℃)率,体温反复率,降温无效率为观察指标。  2结果  两组降温效果比较:特殊组30min体温下降率(0.5~

5、1℃4)与一般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60~120min体温下降率明显高于一般组(P<0.05或0.01),3天内体温达标率明显高于一般组(P<0.01),而体温反复率及降温无效率明显低于一般组(P均<0.01),见表1。  表1两组降温效果比较(略)  3讨论  3.1采用特殊物理降温时,因制冷面与体表接触面大,降温持续稳定、迅速,效果明显,病人温度恒定,脑细胞处于“半冬眠”或“冬眠”状态,脑细胞代谢降低,耗氧量降低,减少脑细胞自溶坏死,生存所需条件降低,同时使破裂的血管内血液的凝固加速

6、,以达到快速止血或减少出血的目的[2],减少了病人因高热出现的病情反复,但降温速度的因素还取决于水温设置、病人体位、毯垫铺垫物的厚薄等。而采用一般物理降温时,由于冰块形状固定,不易与体表接触,降温速度慢,体温降低速率是0.9℃/h,低温状态不恒定[3]。一般物理降温对于亚低温状态的维持有一定难度,并要定时更换冰袋,特别是对于整个头部降温及保护脑出血患者脑细胞和减轻脑水肿有一定的局限性,病情易反复,如本组酒精擦浴30min内降温效果肯定,但体温反复率、降温无效率明显高于特殊组,不利于疾病的转归。4  3.2

7、特殊物理降温法的温度控制、温度监测均采用电脑控制程序,安全可靠,数据准确,省时省力,大大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减轻护士压力,方便护士操作,且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刘丽华,朱喜春,金小兵.降温毯控制体温治疗危重脑卒中发热病人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9-10.  [2]欧小云,杨燕,王慧.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高热的3种降温方法的效果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2003,2(19):15.  [3]张翠华,任辉.亚低温降温方式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

8、1(2):170-17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